《牛津解密》(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字彙的救贖與詞典的誕生——瘋狂與天才的跨世紀友誼

摘要

【深度影評:語言與救贖的史詩】 💡

牛津英語詞典 (OED) 是如何誕生的?這背後隱藏著一段比任何小說都更不可思議的真實故事。

電影《牛津解密》(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講述了 OED 主編詹姆斯·穆雷教授 (James Murray),與他的關鍵貢獻者威廉·C·邁諾醫生 (W. C. Minor)之間超越身份、超越瘋狂的友誼。邁諾醫生在精神病院中,竟為 OED 提供了超過一萬條詞彙引文,成為這部偉大詞典的核心支柱。

本文將帶你深入這部電影的幕後,探索 OED 從 1857 年構想到 1928 年完成的漫長旅程,以及這段瘋狂與天才交織的、關於語言力量與人道關懷的動人傳奇。這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一堂關於韌性與人性的課程。 👇 閱讀全文


《牛津解密》(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字彙的救贖與詞典的誕生——瘋狂與天才的跨世紀友誼

你是否曾想過,一本收錄了超過 40 萬詞彙、耗時七十年才完成的《牛津英語詞典》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史詩級巨著,背後藏著怎樣的秘密?電影《牛津與我的愛》(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改編自 Simon Winchester 的著作)不僅是一部傳記片,它更是一則關於語言力量、人道關懷,以及跨越階級與瘋狂的合作與救贖的動人故事。

本文將結合電影情節與 OED 漫長且曲折的歷史,帶你深入這段傳奇。


一、詞典的困境與教授的創舉

💡 詞典誕生的宏大願景

故事始於 1872 年的倫敦。當時,英國的詞典編纂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語言變化快速、現有詞典對詞彙的歷史沿革、用法與引用收錄不足。

詹姆斯·穆雷教授 (Professor James Murray) 被牛津大學出版社(OUP)任命為 OED(當時名為《A New English Dictionary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的主編。穆雷教授的目標是創造一本能夠收錄英語中每一個詞彙,並追溯其歷史發展、最早使用記錄的詞典。這項工作從 1857 年開始醞釀,但進展緩慢,幾乎停滯。

📜 穆雷的破局:群眾外包的力量

面對浩如煙海的詞彙,穆雷教授提出了一項極具創意的舉措:向全英國發出呼籲,請所有自願讀者將帶有詞彙引用的卡片寄給編委會。這是一項史無前例的群眾外包 (Crowdsourcing) 專案。

這一創舉讓穆雷成功獲得主編職位,也為 OED 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這正是 OED 與眾不同之處:它不是閉門造車的產物,而是由成千上萬的普通人共同完成的文化資產。


二、瘋狂的貢獻者與跨越鐵窗的友誼

🧠 殺人犯與詞彙學家:威廉·C·邁諾

與此同時,另一位主角——退役的美國軍醫威廉·C·邁諾醫生 (Dr. William Chester Minor),正因飽受精神分裂症的幻覺折磨,在誤殺無辜的喬治·梅瑞特後,被裁定精神失常,囚禁在布羅德摩爾刑事精神病院 (Broadmoor Criminal Lunatic Asylum)

邁諾醫生在清醒時,得知了穆雷的詞典編纂計劃。他將其視為一種救贖與轉移痛苦的方式。他利用自己的軍隊養老金購置圖書,並在醫院內建立了龐大的私人圖書館。他發明了一套自己的索引系統,開始有條不紊地將數以萬計的詞彙引用卡片寄往牛津。

🤝 超越身份的合作與保密

邁諾醫生的貢獻是革命性的。他一個人就提交了超過 10,000 條引文,有效彌補了 OED 在普通詞彙引用上的不足。他的努力挽救了編委會的工作。

當穆雷教授親自前往拜訪這位「最卓越的貢獻者」時,震驚地發現了他被囚禁的真相。儘管如此,兩人立即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與同事情誼。穆雷教授決定對外隱瞞邁諾的真實身份,只為保護他的貢獻與尊嚴。

❤️ 情感的糾葛與心理崩潰

電影中另一條關鍵情感線,是邁諾醫生與他所殺之人的遺孀伊莉莎·梅瑞特 (Eliza Merrett) 的關係。伊莉莎最初懷著仇恨接受了邁諾的經濟幫助,但在不斷的接觸中,她反而對這位備受折磨的兇手產生了同情與複雜的情愫。邁諾教她識字,讓她重獲生活的希望。

然而,當伊莉莎表達出超越同情的親密情感時,邁諾的精神徹底崩潰,他再次陷入幻覺,並自殘。布羅德摩爾的實驗性治療因此被裁定失敗,邁諾失去了所有特權。


三、來自內外的威脅與最終的救贖

⚔️ 來自牛津內部的挑戰

在 OED 發行第一卷時,穆雷教授遭到了以亨利·布拉德利 (Henry Bradley) 為首的同事質疑。他們認為穆雷進度緩慢、詞典不夠精確,試圖藉機奪取主編之位。

當邁諾醫生的真實身份被記者揭露,並被布拉德利拿來大作文章,要求將邁諾除名並將穆雷趕下台時,整個項目陷入危機。儘管穆雷的妻子艾達 (Ada Murray) 一度因穆雷的隱瞞而震驚,但最終她與 OUP 的贊助人弗雷德里克·弗尼瓦爾 (Freddie Furnivall) 聯手,為穆雷和邁諾進行辯護。

🌟 友誼與人道的勝利

穆雷教授為邁諾爭取到了重審機會,儘管陪審團無法撤銷精神失常的判決,但穆雷與弗尼瓦爾最終向內政大臣溫斯頓·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 上訴。穆雷慷慨激昂地為邁諾辯護,強調邁諾的貢獻是對英國語言的奉獻,而非犯罪。

最終,邱吉爾裁定將邁諾作為「不受歡迎的外國人」遣返美國,讓他離開了布羅德摩爾的地獄。穆雷與邁諾在碼頭上進行了最後的告別。

弗尼瓦爾也成功為穆雷爭取到復職,並將邁諾的名字重新列入 OED 貢獻者的名單中


結語:比詞彙更永恆的,是人性

《牛津與我的愛》不僅記錄了 OED 這部人類文化史詩的誕生,更深層次地探討了天才與瘋狂、罪惡與救贖、知識與友誼的複雜主題。這部詞典不僅追溯了英語的發展,也見證了穆雷與邁諾這兩位跨越巨大鴻溝的靈魂如何透過共同的目標彼此成就。

儘管電影的製作過程充滿了法律爭議(導致主角梅爾·吉勃遜與導演與最終成品劃清界線),但它所講述的真實故事,依舊充滿了戲劇張力與人性的光輝。

  • 詹姆斯·穆雷於 1915 年逝世。
  • 威廉·C·邁諾於 1920 年逝世。
  • 《牛津英語詞典》最終在 1928 年完成,歷時 70 年,共計 12 卷、超過 40 萬詞彙。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最偉大的成就,往往是來自於最不可能的合作。而語言,最終成為了救贖與永恆紀念的載體。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