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園將蕪,胡不歸:當我們整理的不只是老家,而是人生
前言:當陶淵明的詩,敲響我的人生中場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這句話,曾被我視為一種閒逸的文學想像。從小,我們被長輩教導:「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別像我一樣,在田裡辛苦工作。」這些叮嚀,像一道無形的階梯,引導我們向上攀爬,遠離那片樸實的土地。我們順著期許,進入辦公室,追求所謂的「優越生活」與「穩定收入」。
然而,當我年近半百,肩上的壓力日漸沉重,理想似乎逐漸被現實磨損。一個個匆匆而過的白天,換來的不過是疲憊與空虛。直到母親的突然辭世,生命無常的衝擊,才讓我從無止盡的忙碌中驚醒,開始反思:這一切,究竟為何?
這不是一篇關於逃離現實的文章。它是一篇關於「歸來」的筆記。我將分享,我如何將陶淵明的詩句,化為一次深刻的自我對話與實踐——歸回初心,歸回土地,重新定義我的「優越生活」。
第一幕:從「優越生活」的枷鎖,到「自主生活」的追尋
兒時,優越生活的定義是「輕鬆工作」。然而,當我真正進入這個「輕鬆」的世界,才發現辦公室的壓力與內耗,絲毫不比田間勞作輕鬆。我開始質疑,我們所追求的「優越」,是否反而成為一種無形的枷鎖?
我逐漸意識到,真正的優越,不是工作的形式,而是「自主」。是能夠自主選擇,為自己而活,為熱愛之事付出。這份感悟,讓我重新審視故鄉的土地,以及它所承載的家族與生命的重量。
第二幕:田園、傳承與土地的呼喚
年輕人紛紛離鄉,故鄉的田地逐漸荒蕪,而我的父母,在年邁之時,仍需面對種植的艱辛。這份無奈,讓我在參與「農業首都」計畫及推動學校「生態有機校園」的過程中,產生了強烈的反思。
我問自己,我能為這片土地做什麼?我能如何將我的知識與經驗,與這片土地重新連結?
這份呼喚,在母親離世後變得更加清晰。我決定將這份失落,化為一股行動的驅力。
第三幕:不只是整理老家,更是啟動「Beein' Farm」
我回到了老家。我選擇的第一步,是「整理」。
- 從「清掉」到「找回」:我開始清理老家,將那些被歲月腐蝕的物品一一清除。這不僅僅是物理上的整理,更是一場心靈的斷捨離。在過程中,我找回了許多兒時的回憶,那些與土地、與家人緊密相連的純粹時光。
- 從「豬寮」到「實驗場」:我將老家那片廢棄的豬寮,視為一個全新的起點。它將成為 Beein' Farm 的第一個實體場域。我將在這裡,結合有機種植的理念與現代知識,進行各種永續農業的實驗。
- 從「情感驅動」到「專案啟動」:這場整理行動,不僅僅是為了感性上的懷舊。它是我為 Beein' Farm 專案所做的第一個「實體啟動」。這將是我將過往在數位世界(Kreatin' Studio)中積累的創作與管理經驗,應用於現實世界的起點。
結語:歸去來兮,歸回初心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人生迷途並未走遠,醒悟今天是對的,昨天是錯的。)
陶淵明的詩句,為我的這場歸鄉之旅下了最好的註腳。我深信,人生的迷途並非不可逆。只要我們願意回歸初心,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每一個當下,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這場「歸去來兮」的旅程,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在塵囂中,重新尋回與土地、與生命、與自我的連結。我期待,未來能夠在這片土地上,用我的知識與雙手,為家人,也為自己,創造一份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優越生活」。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