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胸口一陣悶痛:一場主動脈剝離,讓我看見人生的「平行宇宙」
前言:當生命,突然響起刺耳的警報
那是一個尋常的午後四點五十分,我剛結束一場環境教育研習的課程。正準備鬆口氣時,胸口卻忽然一陣悶痛,像一雙無形的手,緊緊扼住了我的喉嚨,讓我無法呼吸。
同事們見狀,立刻有人遞來舌下錠,有人撥打 119。在救護車刺耳的鳴笛聲中,我的世界瞬間被剝離成兩個部分:一個是緊繃的現實,另一個則是模糊不清的未來。當耳邊傳來「主動脈剝離」、「死亡率相當高」這些字眼時,我才意識到,這一次,我可能真的要與這個世界告別了。
然而,心中有一個聲音卻大喊:「不行!」學校的六十週年校慶、雙語教育、環保教育,還有下週的音樂比賽...我還有這麼多未竟之事,我不能倒下。這份強烈的意念,與身體的痛苦拉扯著,最終,我被送進了那個「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平行宇宙——加護病房。
第一幕:在「平行宇宙」中,看見生命的真貌
在加護病房內,時間與空間的概念模糊了。我戴著氧氣罩,眼前是穿著防護衣的醫護人員,耳邊一邊是莊嚴的誦經聲,另一邊則是來自病友的低沉嘶吼。我像一個旁觀者,靜靜地觀察著這個世界的縮影。
在這裡,我深刻體會到人性的光輝與複雜。護理師們不厭其煩地照護,她們的耐心與專業,讓我感到無比溫暖。然而,我也聽聞有病人因為不滿而動粗,那份憤怒與無奈,讓我聯想到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人性百態。這趟旅程,讓我看見了生命最原始的掙扎與最純粹的善意。
在那些與死神擦身而過的時刻,我領悟到,我所執著的「未竟之事」,在生命的終點前,顯得如此渺小。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拯救者」,但事實是,這個世界,不缺我一個。然而,對於我的家人,如果我倒下,他們的生命將迎來深刻的變化。這個領悟,比任何身體上的疼痛都來得真實。
第二幕:回歸現實,重拾被遺忘的溫暖
當我從加護病房轉回普通病房時,我才得知,在我住院期間,有這麼多親友為我祈福、為我擔憂。那份溫暖與愧疚,像潮水般湧上心頭。
我的妻子說,我的腦中只有工作,不懂得照顧自己;我的乾女兒埋怨我一味成就他人,總是當「綠葉」,卻不會因此得到什麼大獎。我內心明白,「綠葉」的哲學,是為了讓花朵更美麗。經營學校,是為了讓老師們發揮所長,讓孩子們有效學習。在縣府工作,是為了幫助更多孩子爭取資源。我一直相信,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己。
然而,這場病痛讓我開始反思:當我將所有精力都奉獻給工作,是否也忽略了最重要的人?當我試圖成為所有人的「綠葉」,誰又來照顧我這片「枯黃」的葉子?
第三幕:健康的警鐘,一場人生的徹底覺醒
過去,我總將「高血壓」視為可以掌控的小問題。我總是相信,適度的壓力有助於激發潛能。我像一輛高速行駛的火車,不斷推動著學校的發展,在縣府工作中承擔更多責任,卻忽略了身體發出的每一個警訊。
這次主動脈剝離,像一把重錘,敲碎了我對健康的輕忽。我徹底明白,健康不應該被放在退休後才考慮。它不僅僅是為了延長壽命,更是為了更有活力地陪伴家人,為了有足夠的能量持續追求教育的理想。
我開始學習放慢腳步。我將「系統思考」應用於我的健康管理:我不再只看單一的血壓數字,而是將飲食、運動、睡眠、壓力管理視為一個完整的系統。我開始規律地運動,調整工作節奏,學會說「不」,並把時間留給家人與自己。
結語:從這裡開始,我的「永續」人生
這場突如其來的劫難,是生命送給我的一份特別禮物。它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僅關乎自己,更是對家人與社會的責任。
我要感謝所有在我最脆弱時刻,給予我關心與支持的人們。特別是那些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的同事、為我祈福的朋友、無微不至照護我的醫護人員,以及我最摯愛的家人。
從今以後,我會將「身心永續」視為我人生的核心。我會繼續為教育付出心力,但同時,我也會珍惜當下,服務社會,將這份從「鬼門關」帶回來的領悟,分享給更多人。因為我深信,一個人的重生,可以成為許多人的警醒。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