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計畫:從自家陽台到雲林農田,百香果的永續傳承之旅
前言:當一個農園,成為世代傳承的起點
結束了北海道的旅程,緊接著,農曆新年帶來的不僅僅是團聚,更是 Beein' Farm 這個家族農園的正式啟動。
過去一年,我將 I-29 Lab 的願景,從數位世界延伸到現實的農田。當學測的號角聲落下,子庭終於能加入這場跨世代的永續實踐。這不只是一次簡單的農事勞動,更是我們父子兩人,共同為這片土地注入新的生命與願景。
今天,我想分享這段從「陽台盆栽」到「雲林農田」的轉變之旅。我們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以科學化的有機管理思維,為這座農園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石。這不僅是關於百香果、九層塔和薑的移植,更是關於一個世代的傳承,與一個永續夢想的起點。
農園啟動:從「憑感覺」到「專業實踐」
在新年的第一個禮拜,我們首先處理了幾項關鍵的移植任務。這是一個將過往在陽台的實驗性種植經驗,轉化為大規模田間實踐的過程。
百香果:一場從困境到希望的旅程
我們的百香果苗,從虎尾三樓陽台的盆栽中,歷經了空間、陽光和養分的限制,掙扎著成長。如今,它終於有機會在廣闊的田地中扎根。在移植過程中,我們運用了以下有機管理技巧:
- 深挖土坑:我們為百香果苗挖了一個足夠深且寬的土坑,讓其根系有足夠的擴展空間。
- 花生殼緩釋肥:在坑底鋪上花生殼作為底層,這是一個經過驗證的有機管理方法。花生殼在分解過程中,能提供長效的有機養分,同時也改善土壤的通氣性,避免盆栽時期可能出現的積水問題。此外,作為冷性堆肥,花生殼在初期分解時不會產生過高的熱量,確保幼苗的根系不受灼傷。
薑與九層塔:強韌生命力的延續
我們從鹿谷家帶回了現成的薑作母株,並根據其芽點進行分株種植。而九層塔的移植則相對輕鬆,這歸功於其強韌的生命力和對環境的高適應性。在整個移植過程中,我們都謹慎地保護盆栽土壤,並輕輕敲擊盆壁後,將整株植入土坑,確保植株在轉換環境時的最低壓力。
未來展望:從「單純種植」到「永續經營」
這次的農園啟動,對我們而言不只是一次成功的種植,更是 Beein' Farm 未來藍圖的階段性里程碑。
- 知識與實踐的結合:我們將持續在這片土地上,實驗各種有機管理與智慧農業的方法。例如,未來我們將探討如何利用生廚餘,為農場製作更有效率的有機肥料,並將這些經驗化為 Thinkin' Library 的知識資產。
- 從農產品到品牌:百香果和地瓜的豐收,將成為我們 Kreatin' Studio 內容創作的靈感。我們計劃將農產品轉化為「地瓜輕食」等品牌,並透過數位平台進行傳播,將永續理念融入大眾生活。
- 世代傳承與永續教育:最終,Beein' Farm 將不再只是一個農園,而是一個實踐食農教育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實體場域。我們希望未來能在此舉辦「種籽教室」等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到這場永續之旅中。
結語:播下希望的種子,看見世代的未來
百香果、薑與九層塔,這些在新年初始被種下的植株,對我們而言,不僅是農作物,更是希望的種子。它們象徵著一個從個人夢想,到家族傳承,再到社會實踐的宏大願景。
當我們看著這些幼苗在田地中扎根成長,我堅信,只要用對方法,並懷抱著對土地的熱情,每一個微小的行動,都可能孕育出一個巨大的永續未來。這場旅程才剛剛開始,我期待與你分享,每一個新階段的成長與收穫。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