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小森食光(Little Forest)

小森是東北地方的一個小聚落,
聚落裡沒有商店,
要買東西必須到村子的鬧區裡,
那裡有農協開的超市和幾間小店,
去程都是下坡,騎自行車約30分鐘,
回程要騎多久就不清楚了,
冬天會下雪,只能徒步前往,
慢慢走約要花上1小時半,
多數人都到鄰鎮的大型超市購物,
若我要去那裡,得花上一天時間。

隨著經濟的發展,年輕人的工作機會通常在都會區,留在鄉下的只剩老人和逃回鄉下的年輕人。

我最近將人生的發展以12年為周期來分:
  1. 0-12歲是成長期:這個階段需要父母的照料,家庭的扶養,學校的基礎教育。不管是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或艾瑞克森(Erik Erikson, 1902-1994)的人格發展論,甚至以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性心理發展論而言,此時期的發展可能對未來人生的發展佔有重要的地位。如同片中市子(いち子)總是回想起兒時母親與她的互動,以及對被廢校的母校特別的情感。
  2. 12-24歲自我探索期:這階段是學習的黃金時間,記憶好、體能佳,吸收知識很有效率,是孔子所謂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的階段,。此外更是尋找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重要時期--「我是誰?」「我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在自我與他人的互動中,不斷找尋自己的方向。希望離開原本依賴的家庭關係,建構屬於自己的人際網絡,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叛逆的青春期」、「中二病」。
  3. 24-36歲成家立業期:「三十而立」,一般而言,此階段均完成中學、大學,或學徒教育,開始進入職場工作,或準備結婚生子,成立自己家庭的時候。找尋正當的職業,建立家庭養兒育女,可說是此階段重要的責任。然而在現代的生活中,工作機會往往在都會區,造成年輕人離開鄉下,而都會區的高消費造成教育經費的壓力,因此如何有效理財,讓生活無後顧之憂,變成是一個重要的課題,若無法順利面對,可能造成離婚,或隔代教養的現象。
市子的母親在市子中學時候不告而別,雖然在市子回到小森後,她曾經寄信給市子報平安,但對離開卻隻字未提,是因為小森太過偏僻?還是有其他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市子回故鄉後,在農田裡、在利用自己種的作物所做的料理中,撫慰受傷的心靈,也思考著小森的未來。

片子在她離開小森五年後,帶著未婚夫回來,在廢棄的母校舉辦的振興活動中,表演神樂舞,為地方的振興盡己之力。

在36-48歲這個階段的我,雖然失敗一次才考上研究所,失敗兩次才錄取校長資格,但也順利取得碩士學位,並在受完訓即擔任校長,在故鄉也算獲得好評,因此也尚稱順遂。邁入48-60歲這個階段的我,面對轉換學校的不適應,母親的驟逝,以及剛讀了個乾女兒,就要面臨她離巢獨立的不捨,才了解「四十而不惑」是那麼困難,市子的母親是否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時候的我,再一次尋求哲學與宗教的慰藉,以往佛家、道家中提的「苦」、「空」、「無常」,似乎也漸漸體會其中涵義,之前妄想行「菩薩道」,「解救眾生」,才發現自己連自己都無法度了,還想度人?

傅佩榮認為「四十而不惑」是指「不再為情緒所困惑」,佛家言人生三種煩惱:貪瞋痴,為三毒。何謂貪?不需要而想要謂之貪;何謂瞋?得不到我們想要的,而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謂之瞋;何謂痴?困惑妄想,不知「道」謂之痴。

「道」,何曰「道」?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要用有限的文字來論述,可能無法真正說明其涵義,但不解釋,人們又不懂,因此,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定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絕對的「一」,是「自因」,是「超越界」的基本界說,萬物生生不息,周行不殆,有其變化,也有其不變的道理。我們要做的是順應自然法則,而非以往所謂的「人定勝天」的逆天之行。

「五十而知天命」,當我們知道了老天爺賦予我們的職責時,就正面的面對吧,不必逃避,所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女兒現在為了追求自我實現,搭著飛機在國際間穿梭,雖然擔心她是否會因此弄壞身子?還是遇入不淑?可是我能做的也只有默默的支持。

自己的肝臟在這些日子出了狀況,甚至用現代的科學也找不到病因,讓我重新思考如何面對自己的職場,面對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身心靈」的修煉。

  1. 身:以生理學面向,指從細胞到器官,為實象;以中醫的面向,以臟象經絡,為虛象。
  2. 心:以心理學為面向,如認知、情緖;以儒家面向,重人際關係的人倫。
  3. 靈:以哲學面向,重理性思辨;以宗教面向,則思考超越。
在鋤頭翻土時,發現農事不正是此三者綜合修煉的具體表現嗎?透過「天」的「自然法則」,進行農作物的栽種;鋤禾的勞動以鍛鍊筋骨;食用天然的食材,以達養生。難怪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要「采菊東籬下」,或許我和陶淵明一樣,不愛複雜(虛假)的政治人際互動吧。


《小森食光》中,市子採用自然農法,採用身邊自然的農作物,將過多的食材風乾或醃製,讓我想起在北海道一遊時,每餐都吃得很飽,但卻沒有負擔,時間到了,自然就餓了,餓了再吃。今後的農園第一步驟便是要滿足這樣需求吧。




《小森食光》(Little Forest)是五十嵐大介的日本漫畫作品,及以此改編的日本電影。2002年12月至2005年7月間在講談社的《月刊Afternoon》中連載。單行本全2卷。

作者本人在岩手縣衣川村(現:奧州市)生活時的真實體驗下,以一個生活在被大自然包圍的小村落的女性姿態描繪。

本作台灣代理名稱譯為《小森食光》,由臉譜文化出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德國教育見學之旅

德國教育見學之旅 前言 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美術、音樂、哲學、電影等,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而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上百處,世界最早設立國民教育系統的國家之一就是現代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王國(Königreich Preußen,1701-1918) ,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創立於1919年,是位於德國司徒加特的華德福阿斯托里亞捲菸廠為員工子弟建立的一所學校 。 因此在雲林縣校長協會陳校長在推動本計畫時,我就一直表明參加意願,因為德國有我一直很欣賞的名人,如:萊布尼茲(1646-1716)的單子論、康德(1724-1804)的三大疑問、貝多芬(1770-1827)的田園交響曲、馬克思(1818-1883)的異化論、尼采(1844-1900)的上帝已死…等等,相較於美國,我反而比較更想認識豐富歐陸文化的德國。 此外,德國在推動淨零排放與永續發展的部分,更是我關心的重點,因此還特別去買了【 Nikon Z30 16-50mm+50-250mm 雙鏡組 無反相機 Vlog影音戶外組 】,希望此行能用環境教育輔導團召集人的角度,藉由實地參訪真實瞭解其推動現況,返國後將心得與國內學校分享。 參訪重點 德國教育見學之旅--文化篇 德國歷史、文化、建築之我見 德國教育見學之旅--教育篇 德國學制(Bildungssystem in Deutschland)簡介 小學(Grundschule):哈默爾堡公立小學 Grundschule am Mönchsturm (Simone Albert 校長) Mittelschule:巴特基辛根初級中學 Anton-Kliegl-Mittelschule ( Hans-Jürgen Hanna 校長) 實用專科中學(Realschule):哈莫爾堡實用專科中學 Jakob-Kaiser-Realschule (Christian Buchner 校長) 文理中學(Gymnasium):巴特基辛根文理中學 Jack-Steinberger-Gymnasium (Markus Arneth 校長) 職業學校 (Berufsschule):巴特基辛根職業學校 Staatliche Berufsschule (Kathrin Maywald

【筆記】The 50 greatest guitar solos of all time

【筆記】The 50 greatest guitar solos of all time 身為80年代的搖滾迷,總是害怕哪首經典作品,別人知道自己不知道,別人聽過而自己沒聽過。 關於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吉他獨奏,這個棘手的話題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場激烈的爭論。因為每個solo都不一樣,我們要怎麼比較"Comfortably Numb"與"Crazy Train",或"Stairway To Heaven"與"Sultans Of Swing"? 以下是 Guitar World 的民意調查結果:資料來源-- Total Guitar ,By Total Guitar editors( Total Guitar ) last updated July 20, 2022 " Bohemian Rhapsody " – A Night at the Opera (1975) - Queen (Guitarist: Brian May) “ Eruption (instrumental) ” - Van Halen (1978)– Van Halen (Guitarist: Eddie Van Halen, 1978) “Comfortably Numb” – The Wall - Pink Floyd (Guitarist: David Gilmour, 1979) “Stairway To Heaven” – Led Zeppelin IV - Led Zeppelin (Guitarist: Jimmy Page, 1971) “Hotel California”– Hotel California - Eagles (Guitarists: Don Felder, Joe Walsh, 1977) “Sweet Child O’ Mine” – Appetite for Destruction - Guns N’ Roses (Guitarist: Slash, 1988) “Sultans Of Swing” – Dire Straits - Dire Straits (Guitarist: M

我讀老子:《素說經典—道德經》

我讀老子:《素說經典—道德經》 緣起 關於我與老子 回顧年少之時,已然對老子有興趣,或者可言,是對哲學有興趣,對「我是誰?從何而來?要往哪裡去?」等大哉問有興趣,因此各種哲學、宗教乃至於奇聞軼事、外星人等資訊,都是我有興趣閱讀及探究的問題。 然而老子一書,年少的我,或許因為人生經歷不夠而讀不懂,但在過中年後,再讀傅佩榮、南懷瑾、王邦雄、陳鼓應、乃至於呂尚等前輩的解讀中,不管是從儒家、佛家或外星人的理論,都可了解一個最核心的問題,現在我們讀的老子是經過歷代許多人修改過的,不見得是原本的樣子。 於是我恍然大悟,蘇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沒有著作,其言論是柏拉圖(前429年—前347年)等後世學者所記錄;孔丘(前551年—前479年)的《論語》,是由其弟子所的筆記彙編而成,南宋朱熹(1130年—1200年)又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輯為四書,作為教本;耶穌(約前4年—公元33年)沒有著作,其言行紀錄《新約聖經》絕大部分內容是由猶太人基督徒所寫。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前563/480年—前483/400年)沒有著作,第一次結集,是佛陀入滅之後,在弟子大迦葉尊者的領導下,優波離尊者誦出波羅提木叉(律藏)、阿難尊者誦出經藏。 所以現行《老子》或《道德經》一書,真是老子寫的嗎?如果真如傳聞所言,是「關令」尹喜在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前,將老子攔住,並邀請作客,向他請教周禮,那《老子》一書會不會是當時的紀錄或筆記?這筆記經過背誦或抄錄,會不會有錯字? 那當時尹喜問了老子什麼問題?老子又回答了什麼內容?再則,老子真實得核心思想又是什麼? 關於老子 老子(楚共王20年,前571年—楚惠王十八年​​,前471年),確切出生地不詳,關於老子故里的文字記載更是少之甚少,最早見於司馬遷《史記•老子列傳》記載老子的出生地是在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屬河南省鹿邑縣。 老子曾於東周春秋時周朝守藏室任柱下史。柱下史,周秦官名,相當於漢以後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柱下史是掌管中央的奏章、檔案、圖書、計籍以及地方上報的材料的官職,後被人們沿用作為御史的代稱。《史記·卷九十六·張丞相傳》:「秦時為御史,主柱下方書」;司馬貞《索隱》:「周、秦皆有柱下史,謂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恆在殿柱之下,故老子為周柱下史。」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