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解甲歸田」:一個職場老兵的「人生下半場」戰略規劃

蜉蝣在世
蜉蝣在世

不只是「解甲歸田」:一個職場老兵的「人生下半場」戰略規劃

前言:當人生的里程,開始倒數計時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人生五十年,與天地相比,不過如夢似幻。)

每當聽到這句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之戰前吟唱的幸若舞,我總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共鳴。17歲繼任家督,48歲殞命本能寺,信長的一生,短暫卻充滿變革。如今,我的人生已邁入五旬,職場生涯也超過三十個年頭。當我目睹父親的老去、母親的離世,以及孩子們的陸續獨立,我意識到,人生的下半場,已悄然拉開序幕。

是關於「退休」的告別信,而是一份關於「人生轉譯」的思考筆記。它將探討:在一個變動不居的時代,我們如何為自己的未來,尋找一個新的錨點?如何將上半場積累的經驗與智慧,應用於一個全新的舞台?

今天,我想分享這段從「職場老兵」到「農園新手」的轉變之旅。這是單純的「解甲歸田」,而是一場為自己而活的「價值重塑」


第一幕:生命的「變易」與「不易」

在準備人生的下半場時,我常常想起《易經》的哲學:「易一名而含三義:簡易、變易、不易。」這句話為我的人生哲學提供了核心指引。

  • 變易 (Change):生命的本質是無常。從數年前的重病,到至親與年輕學生的離世,我深刻體會到,明日之事難以預料。我們必須擁抱變化,並為之做好準備,才能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保持從容。
  • 不易 (Unchange):儘管世事變遷,宇宙中仍有其不變的原則。如同《易經》所言「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人生的困境會永遠持續。這個信念,讓我在面對挑戰時,能保持內心的平靜。
  • 簡易 (Simplicity):這份智慧提醒我們,複雜的生命法則,往往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與應對。在規劃人生的下半場時,我試圖回歸簡單,拋開那些不必要的束縛與複雜性,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

這份哲學思維,讓我不把「退休」視為一個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第二幕:擺脫「盲人摸象」,看見全景人生

面對人生的下半場,許多人像《涅槃經》裡的盲人摸象。我們只觸摸到局部,例如「養寵物」、「旅行」,卻沒有看見一個完整的人生全景。

  • 大前研一等管理大師提醒我們,50歲後是「第二人生」,我們應建立新的資產平衡表拓展人際網絡,甚至管理資產配置
  • 洪雪珍也強調,我們應「斷捨離」過去的束縛,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全責,並追求生命的意義。

然而,我認為這些觀點都指向一個核心:50歲後,我們必須從一個「單純的執行者」轉變為「人生的設計師」。

僅是關於「看重生活」,更是關於「創造生活」。解甲歸田,是為了回歸閒適,而是為了將過去在職場上積累的策略思維、人脈資產與專業知識,應用於一個全新的場域,創造屬於自己的第二事業人生志業


結語:從職場到農田,一場「價值重塑」的戰役

是個悲觀主義者,我將人生的下半場視為一場充滿希望的戰役。

我的選擇,是回到雲林的農田。這是為了避世,而是為了實踐我對「永續」的承諾。我將過去的知識管理經驗,應用於 Beein' Farm 的有機種植;我將行銷與溝通的技巧,應用於「地瓜輕食」的品牌推廣;我將教育的熱忱,融入「種籽教室」的永續教育。

解甲歸田,對我而言,是一種重新定義人生價值的行動。

我期望,我的這段旅程,能啟發你:無論你的人生走到哪個階段,都永遠有機會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開始。別把退休當作人生的句點,而應將其視為一場,為自己而活的全新戰役。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