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航海時代:大西洋的黎明 (1419–1507)
地中海的舊秩序與貿易壟斷
從 8 世紀到 15 世紀,威尼斯共和國及其周邊的海上共和國幾乎壟斷了歐洲與中東的貿易。絲綢與香料(包括香料、薰香、草藥、藥物和鴉片)的貿易,使這些地中海城邦累積了驚人的財富。香料在中世紀是極其昂貴和必需的商品,用於醫療、宗教、化妝和食物保存,主要仰賴亞洲和非洲的進口。
穆斯林商人主導著整個印度洋的航線,他們從遠東採購貨物,運送到印度的卡利亥特等貿易中心,再向西運至波斯灣的荷姆茲和紅海的吉達,最後透過陸路轉運到地中海。
威尼斯商人負責將這些貨物分銷到歐洲各地。然而,隨著鄂圖曼帝國的崛起,君士坦丁堡於 1453 年淪陷,阻斷了歐洲通往重要海陸聯合航線的道路。儘管如此,威尼斯人和其他海上共和國仍能透過東南地中海,在安條克、阿克里和亞歷山卓等港口維持對亞洲商品的有限獲取。
熱那亞的轉向與航海科技革新
因活動範圍在黑海受到限制,並與威尼斯交戰的熱那亞人,被迫轉向北非,尋求小麥、橄欖油以及稀缺的白銀和黃金。歐洲長期存在金銀赤字,貴金屬大量流失到東方。貴金屬的缺乏推動了複雜銀行系統的發展,例如歐洲第一家國有銀行聖喬治銀行(1407 年成立於熱那亞)。熱那亞社群在葡萄牙、布魯日和英國港口活躍,其商業精神和金融專業知識使其獲利豐厚。
歐洲早期的航行多為沿岸的近岸航行(Cabotage),主要依賴標註了海岸地標的航海圖(Portolan Charts)。水手從已知地點出發,利用羅盤和地標來確定航線。為了首次進行海洋探索,歐洲人在製圖學和天文學方面取得了進展,並借鑒了阿拉伯人的導航工具,如星盤和象限儀,用於天文導航。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黑死病帶來了經濟衝擊,亞洲的穆斯林地區在當時仍更為發達。伊斯蘭火藥帝國對歐洲基督徒商人隱瞞了諸如印度尼西亞等利潤豐厚的香料產地知識。
葡萄牙的探索:目標非洲與印度
早期動機與王室支持
早在 1317 年,葡萄牙國王迪尼什一世就開始與熱那亞水手合作,加強海軍以對抗穆斯林海盜。由於 14 世紀下半葉鼠疫導致人口減少,大部分人口聚集在沿海地區,海洋成為葡萄牙唯一的出路。在位期間(1325 年至 1357 年),國王阿方索四世鼓勵海上商業,並下令進行首次探索。儘管加納利群島早為熱那亞人所知,但葡萄牙於 1344 年贊助了官方宣稱的「發現」(隨後卡斯提爾提出爭議)。
恩里克王子與跨撒哈拉貿易
1415 年,葡萄牙征服北非的休達,旨在控制非洲海岸的航行。年輕的恩里克王子(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意識到跨撒哈拉貿易中的潛在利潤,這條由摩爾人控制的黃金和奴隸貿易路線。
恩里克渴望繞過穆斯林領土,直接透過海路與西非進行貿易,並尋找傳說中的基督教盟友(如祭司王約翰王國),最終目的是透過海路到達利潤豐厚的香料貿易源頭—印度群島。他資助了沿著茅利塔尼亞海岸線的航行,聚集了對新航道感興趣的商人與船東。很快,馬德拉群島(1419 年)和亞速爾群島(1427 年)等大西洋島嶼被發現。

克服地理障礙與卡拉維爾帆船
當時的歐洲人對非角(Cape Non/Cape Chaunar)以外的非洲海岸一無所知,航海神話充斥著海怪和世界的邊緣。恩里克的航海挑戰了這些迷信:從 1421 年開始,系統性的航行克服了困難,最終在 1434 年由吉爾·埃亞內斯成功通過了被認為難以逾越的博哈多爾角(Cape Bojador)。
從 1440 年起,卡拉維爾帆船(Caravel)被廣泛用於探索非洲海岸。這種伊比利亞半島的船型,具有尾柱舵、淺吃水、良好的航行性能和卓越的逆風能力,極大地推動了遠洋探索。
教宗法令與埃爾米納的黃金
1453 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促使教宗尼古拉五世於 1455 年頒布《羅馬教宗詔書》(Romanus Pontifex),將博哈多爾角以外所有新發現的土地和海洋授予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五世及其繼承人。這項法令在大西洋發起了封閉海域(Mare Clausum)政策,宣布該海域對其他國家關閉。
恩里克王子去世後,國王於 1469 年將探索權授予里斯本商人費爾南·戈梅斯,要求他以壟斷幾內亞灣貿易為交換,每年探索 100 英里(161 公里)的海岸線。探險家們在戈梅斯的資助下超越了這些目標,到達了南半球和幾內亞灣的島嶼,包括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 1471 年的埃爾米納(Elmina)。在埃爾米納(今迦納),他們發現了蓬勃發展的沖積金貿易。
1478 年,葡萄牙在卡斯提爾王位繼承戰爭期間,於埃爾米納海岸附近擊敗了一支卡斯提爾艦隊,爭奪幾內亞貿易霸權。戰後《阿爾卡索瓦什條約》(1479 年)正式承認了葡萄牙對有爭議的西非領土的主權。
1488 年,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取得了下一個關鍵突破,他成功繞過了非洲南端,最初命名為「風暴角」,向東航行至大魚河口,證明了印度洋可從大西洋進入。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將其更名為「好望角」,象徵通往印度的海路希望大增。
西班牙的探索:哥倫布與美洲的登陸
挑戰葡萄牙的壟斷
葡萄牙的對手卡斯提爾從 1402 年開始在加那利群島建立統治,但在 15 世紀大部分時間裡,其注意力集中在伊比利亞半島內部的政治和對抗伊斯蘭入侵。
在卡斯提爾和阿拉貢合併後,新興的現代西班牙致力於尋找新的海外貿易路線。1492 年,聯合統治者征服了摩爾人王國格拉納達,隨後決定資助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遠征。西班牙的目標是透過向西航行來繞過葡萄牙對西非海路的壟斷,直接到達「印度群島」(東亞和南亞)。
哥倫布的航行與最初的失望
1492 年 8 月 3 日,哥倫布從帕洛斯-德拉弗龍特拉啟航。同年 10 月 12 日,他發現了陸地,並將這個他誤認為位於東印度群島的島嶼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哥倫布於 1493 年 3 月 15 日返回巴塞隆納報告,其發現新大陸的消息迅速傳遍歐洲。哥倫布和其他西班牙探險家最初感到失望——與非洲或亞洲不同,加勒比海島民幾乎沒有可供貿易的商品。因此,這些島嶼初期成為殖民的重點。直到後來探索大陸,西班牙才找到了他們所尋求的財富。

《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1494 年)
世界的劃分
哥倫布返回後不久,為避免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間的衝突,劃分影響範圍勢在必行。
1493 年 5 月 4 日,教宗亞歷山大六世頒布詔書,聲明位於亞速爾群島或維德角群島以西和以南 100 里格(Leagues)的所有土地都應屬於卡斯提爾。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對此不滿,認為其分配給葡萄牙的土地太少。
經過直接談判,《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於 1494 年將世界劃分給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獲得了非洲、亞洲和南美洲東部(巴西)的控制權,範圍是維德角群島以西 370 里格線以東的所有歐洲以外地區。西班牙則獲得了該線以西的所有地區,包括哥倫布第一次航行中發現的島嶼。
1500 年,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發現了巴西海岸,並根據分界線以東的劃分,為葡萄牙佔領了它。西班牙承認了這一主張。
---
美洲:新世界的確認
---
北大西洋的探險與北美洲的發現
歐洲人對根據條約劃分的地區實際見過的很少。對抗鄂圖曼帝國的渴望和哥倫布的首次航行刺激了進一步的探索,從 1497 年起,其他探險家也開始向西航行。
北美洲的早期探險
1497 年,義大利人約翰·卡伯特(John Cabot)獲得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特許狀,從布里斯托爾啟航。他選擇從更北的緯度橫渡大西洋,希望縮短航程,最終在北美洲登陸,地點很可能是紐芬蘭。
在此之前,歐洲人在北大西洋最遠的探險是北歐探險家的遠征,他們曾在紐芬蘭和格陵蘭島建立定居點,但分別在 11 世紀和 15 世紀中葉被廢棄。
葡萄牙也參與了北大西洋的探索:1499 年,若昂·費爾南德斯·拉夫拉多爾首次目睹了拉布拉多(以他的名字命名)。在 1499 年至 1502 年間,加斯帕爾和米格爾·科爾特-雷亞爾兄弟探索並命名了格陵蘭和紐芬蘭的海岸。
---
東方航線的實現與「新世界」的命名
葡萄牙開闢東方航線與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殖民
1497 年,新加冕的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向東方派遣了一支探險艦隊,成功實現了尋找通往印度航線的目標。1499 年 7 月,消息傳開,葡萄牙人已經抵達了「真正的印度群島」。
哥倫布於 1498 年進行的第三次遠征,開啟了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即伊斯帕尼奧拉島上首次成功的殖民。儘管懷疑日益增加,哥倫布仍拒絕承認自己沒有到達亞洲。他發現了奧里諾科河在南美洲北岸的河口,認為如此大量的淡水只可能來自一塊大陸塊,並確信那就是亞洲。
隨著塞維利亞和西印度群島之間的航運增加,人們對加勒比海群島、中美洲和南美洲北岸的了解也隨之增加。其中一支西班牙艦隊(由阿隆索·德·奧赫達和亞美利哥·維斯普奇率領,1499 年至 1500 年)抵達了今日蓋亞那的海岸。維斯普奇向南航行,發現了亞馬遜河口,並到達了現在巴西東北部的南緯 6 度,然後才折返。
巴西海岸的發現與命名
1500 年 1 月 26 日,比森特·亞涅斯·平松因偏離航線而到達了現在的巴西東北海岸,但這塊土地太偏東,根據《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卡斯提爾無法聲索。
同年 4 月,由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率領的第二支葡萄牙印度艦隊,在進行「海上大轉彎」(Volta do Mar)以避免在幾內亞灣陷入無風時,意外遇到了巴西海岸。卡布拉爾意識到這塊新土地位於《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的劃分線以東,因此他為葡萄牙佔領了它,並將其命名為維拉-克魯茲島。卡布拉爾是第一位航行觸及四大洲的船長。
「新世界」的命名
應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的邀請,亞美利哥·維斯普奇作為觀察員參與了對南美洲東海岸的探險航行。歸因於他的兩份記述(1502 年至 1504 年間出版)在歐洲廣泛傳播,這些記述暗示新發現的土地並非印度群島,而是一個「新世界」(Mundus Novus)。這讓歐洲人明白哥倫布發現了一個新大陸——美洲。
美洲(America)於 1507 年由製圖師馬丁·瓦爾德澤米勒和馬蒂亞斯·林曼以亞美利哥·維斯普奇的名字命名。
1519 年,一支由西班牙王室派遣、旨在尋找通往亞洲路線的遠征隊,由經驗豐富的葡萄牙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率領。艦隊在測繪南美洲海岸時探索了河流和海灣,最終透過麥哲倫海峽找到了通往太平洋的道路。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