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4》的奇妙世界

《大航海時代4》的奇妙世界

世界觀相關小知識

被視為“遺跡”的建築

  • 馬斯吉德-伊-沙赫(Masjid-i-Shah):1612年動工,1638年竣工
  • 泰姬瑪哈陵(Taj Mahal):1632年動工,1653年竣工

根據遊戲設定,故事背景約為1600年前後,因此上述建築的存在顯得不太合理。然而,這兩座建築在《大航海時代3》(以1480至1540年代為舞台)中已出現,顯示《大航海時代》系列的世界觀可能將這些建築的建造時間提前了100年以上。因此,雖然遊戲背景設定在1600年前後,但存在一些時代上的不一致。

歷史事件與時間背景
遊戲中明確的歷史事件為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Felipe II)於1580年繼承並併吞葡萄牙王位。考慮到尤里安·羅佩斯(Julian Lopez)被稱為「少年」,以及其祖父埃爾內斯托(Ernesto,1499年出生)和祖母寶拉(Paula,1508年出生)的生年,遊戲的時間設定在1580年左右較為合理。

角色國籍的時代背景問題

  • 科魯羅(Carlo)與鐵禮列(Cesare)的國籍:義大利
    當時的義大利半島由眾多城邦國家組成,尚無統一的「義大利」國家。根據PS版與PK版的攻略本,科魯羅來自威尼斯,鐵禮列來自熱那亞,當時這兩個城邦均為獨立城邦,因此設定上無問題。
  • 薛梨花(イファ)的國籍:韓國
    攻略本中記載為「朝鮮」,即李氏朝鮮的正式國號。遊戲中的地名「京城」實際上是1910年日本統治時期開始使用的名稱,當時應為「漢城」(今首爾特別市)。2021年發行的HD版已將「京城」更名為「漢城」,以符合時代背景。
  • 易安(Ian)的國籍:俄羅斯
    遊戲背景約為伊凡四世或鮑里斯·戈杜諾夫(Boris Godunov)的時代,若視為俄羅斯沙皇國的簡稱,則無太大問題。
  • 格爾哈特(Gerhardt)的國籍:德國
    攻略本中有時記載為「德意志諸侯」。當時尚未有統一的德國,設定為諸侯國之一較為合理。
  • 伍丁(Uddin)的國籍:阿拉伯
    可能指民族概念上的阿拉伯人。當時巴斯拉屬於鄂圖曼帝國領地(1534年由蘇萊曼一世奪取,1623年被薩法維王朝的阿拔斯一世短暫奪回,1638年再次由鄂圖曼帝國收復)。
  • 麗璐(Lil)的國籍:荷蘭
    荷蘭獨立戰爭始於1568年,但直到1648年《西發利亞條約》才獲得國際承認,因此「荷蘭」作為國家的存在有些微妙。然而,荷蘭於1581年已發表獨立宣言,若視麗璐為獨立派人士,則設定合理。此外,麗璐路線開場時,費南德(Fernando)提到「荷蘭是剛誕生的國家」,顯示遊戲內已明確存在「荷蘭」這一國家。

「國籍」概念的注意事項
「國籍」這一概念直到18世紀民族國家形成後才明確出現,因此在遊戲的16世紀背景中使用「國籍」略顯不妥。

麗璐路線的事件:萊利斯塔德(Lelystad)
遊戲中可建造「萊利斯塔德」,即現實中的萊利斯塔德(Lelystad),但該城市直到近代才誕生。遊戲中提到「將這片土地命名為波爾德(Polder)」,然而波爾德(圍海造陸區)早在更早時期便已開始建設,且「波爾德」這一名稱早已存在。當時,著名的貝姆斯特(Beemster)波爾德已開始形成。

那覇的「大名」設定
遊戲中將那覇視為日本的一部分,但當時那覇屬於獨立的琉球王國,應由國王而非大名統治。此外,「那覇」這一地名在當時可能尚未使用。

缺乏「東印度公司」
1600年前後,荷蘭與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相繼成立,但遊戲中未提及這些公司。

葡萄牙勢力的異常設定
遊戲中葡萄牙勢力(如阿爾布凱克軍或卡斯托爾商會)在西班牙領地塞烏塔擁有份額,與歷史不符。1415年,葡萄牙航海家恩里克王子佔領塞烏塔;1580年,隨著阿維斯王朝斷絕及腓力二世併吞葡萄牙,塞烏塔成為西班牙領地;1668年《里斯本條約》後,葡萄牙恢復獨立,但正式將塞烏塔割讓給西班牙。因此,遊戲背景應為葡萄牙領塞烏塔的最末期。

總結
細究之下,遊戲存在多處歷史與時代設定的不一致之處,應視為一個平行世界。遊戲中的船級(如西普級)及卡隆炮(Carronade)均為18世紀的發明,而航海道具「六分儀」亦為18世紀產物,均與15至16世紀的背景不符。


鯊魚幼魚與魚子醬的錯誤

遊戲中將「鯊魚幼魚」作為魚子醬的原料,這是錯誤設定。魚子醬來自淡水魚類鱘魚(硬骨魚)的卵,而非鯊魚卵。遊戲中擊敗怪物鯊魚後可選擇「養育」幼魚,暗示鯊魚為卵胎生,在死亡時產下幼魚,因此不可能是鱘魚。這種設定可能是製作團隊誤將鱘魚視為鯊魚的一種所致。光榮特庫摩(Koei Tecmo)近年來遊戲中常有類似不嚴謹的設定,這或許也體現了其一貫風格。


角色星座設定

  • 弗利奧(Frio)與科魯羅(Carlo)
    • 原始版:金牛座
    • PS版、PK版及《ROTA NOVA》:水瓶座
    • 攻略本分歧:
      - 《Handbook》、《Master Book》、《Power-Up Kit攻略全書》:金牛座
      - 《Hyper Guidebook》、《完全攻略手冊》、《ROTA NOVA指南》:水瓶座
      - 問題:金牛座與水瓶座的生日不可能相同,擅自更改生日引發爭議。
  • 阿爾(Al):原始為金牛座,《Power-Up Kit攻略全書》中誤植為牡羊座。
  • 阿爾加迪斯(Arcadius):原始為摩羯座,《ROTA NOVA指南》中誤植為天秤座。
  • 杏太郎(Kyotaro):預設生日為7月17日(巨蟹座),但《Power-Up Kit攻略全書》中誤植為天蠍座。

船隻相關小知識

帆的更換影響船種
部分船隻的船種會因更換帆而改變:

  • 拉蒂納(Latina)·雷通達(Retonda)凱奇(Ketch)·布里甘廷(Brigantine)·布里格(Brig)斯庫納(Schooner)·巴肯廷(Barquentine)·巴克(Bark)·西普(Ship):這些船隻僅因初始帆型不同,性能無差異,但更換帆型後,船種名稱及外觀會隨之改變。例如,拉蒂納的帆為兩個三角帆,若改為雷通達的方帆+三角帆,船隻資訊與海上圖形均變為雷通達。
  • 注意:更換帆型需支付改造費用,比直接購買更昂貴,因此此操作無實際意義。

維斯塔洛斯號(Vestaros)的謎團
赫德拉姆的初始船隻「維斯塔洛斯號」屬布里甘廷級,應配備方帆(帶支索帆)+三角帆,但實際上帆型為凱奇的兩個三角帆。若將帆改為布里甘廷的方帆(帶支索帆)+三角帆,船隻卻變為布里格(應為兩個方帆)。從「謎布里格」改回兩個三角帆會變回「謎布里甘廷」,而改為兩個方帆則保持布里格狀態。內部數據上,從「謎布里格」改為正規布里格後,再改為兩個三角帆則正確變為凱奇。

NPC專用船隻的特殊規格
NPC艦隊的「武裝○○」或「商用○○」船隻為既有船隻的改造版本,改造方式與玩家可進行的改造相同,內裝可複製,但船種名稱(如武裝○○、商用○○)無法複製。部分NPC船隻具備玩家無法實現的特殊改造,同時配備船首/船尾的砲與帆,性能略高。特殊改造的類型如下:

  • 僅船首特殊:軍用輕蓋倫、武裝弗盧特、武裝平納斯、軍用蓋倫、商用蓋倫
  • 僅船尾特殊:武裝巴肯廷、武裝巴克、武裝西普、軍用戰列艦
  • 船首船尾皆特殊:運輸用蓋拉爾斯、運輸用戰列艦

NPC專用船入手方式

  • 通常無法入手,但在PK版赫德拉姆或杏太郎路線中,可通過海戰俘獲取得。
  • 杏太郎及蒂雅路線中,事件可獲得特殊規格船隻(杏太郎:武裝巴肯廷;蒂雅:軍用戰列艦)。
  • 造船所可透過特別訂單複製特殊改造部分,但砲數增加會略增所需人數。
  • 注意:若玩家對無法複製的改造部分進行更改,則無法恢復原狀。

主要船隻介紹

  • 運輸用戰列艦:前後帆特殊改造,主帆為方帆+頂帆+支索帆×3,配備4個海兵詰所與4個武裝砲台,乘員428人,108門砲,堪稱機動要塞。耐久力與續航距離優於運輸用蓋拉爾斯,但速度較慢,且因基礎船隻出現條件限制,入手較晚且費力,評價較高。
  • 運輸用蓋拉爾斯:前後帆特殊改造,速度優於戰列艦,但耐久力與續航距離較差。登場較早且持有勢力較多,俘獲機會較高,但整體評價低。
  • 武裝巴克:僅船尾特殊改造,庫恩商會第三艦隊(扎爾茨吉特艦隊)持有。赫德拉姆或杏太郎與庫恩交戰時可俘獲,對後續與鐵甲船(赫德拉姆)或蓋拉爾斯(杏太郎)的強敵戰鬥有幫助。
  • 軍用蓋倫:僅船首特殊改造,性能不如上述兩者,但入手容易,歐洲勢力及海盜常持有,序盤即可獲得。赫德拉姆可從瑪爾德納德、杏太郎可從庫恩處俘獲,特別適合赫德拉姆路線。
  • 武裝斯盧普:普通規格,性能平庸但極為稀有,僅在同業公會海盜討伐任務中出現,適合收藏。

NPC相關小知識

神秘的優待

  • PK版主角路線中,伍丁、胡安(Fuan)、克里福德(Clifford)採用新插畫。伍丁與蒂雅作為主角或重要角色有新插畫可理解,但克里福德的新插畫原因不明。
  • PK版主角路線中,北海會發生以克里福德為主的共同事件。作為非主角且非主線核心角色卻受到優待,可能原因是「克里福德原計劃作為主角但被取消,留下的事件為其遺留痕跡」。類似情況如外傳角色加斯帕(Gaspar),原計劃為主角但最終未採用。

本該死亡的角色?

  • HDPK版李華梅路線的怪現象:
    李華梅路線末期,理查(Richard)因背叛自殺,但隨後可能出現克里福德軍襲擊100%份額港口的事件,且襲擊艦隊可能由已自殺的理查率領。
    原因推測為PK版主角路線中,理查被設定為克里福德軍第四艦隊提督,李華梅路線未移除此設定,導致事件隨機選中理查的艦隊,形同李華梅在新大陸後又遭遇「幽靈船」。

NPC勢力行為模式
NPC勢力的行為遵循一定模式,推測如下:

  1. 基本模式:在自身持有份額的港口間往返進行交易,除與其他勢力交戰外,僅前往初始持有份額的港口。
    - 例外:克里福德軍等部分勢力在一定時間後,若滿足條件,會進軍無份額的鄰近港口。
  2. 委任艦隊投資:停靠時進行1-3%的投資,地方艦隊亦同,但NPC勢力即使港口份額達100%仍繼續投資,提升港口發展度與武裝度。
  3. 策謀行為:部分勢力在港口份額被其他勢力分享時,會使用策謀降低對方份額。
  4. 外交態度:對其他勢力基本不干涉,但友好度低於30會宣戰,高於70且有其他低友好度勢力存在時會提議結盟。
  5. 戰爭與停戰:NPC勢力間開戰後會隨時間停戰,但若與結盟勢力共同對抗同一敵方,則直到結盟一方停戰前持續交戰。
  6. 海戰策略:以對方旗艦為目標,靈活切換近距離突擊模式與遠距離側面砲擊模式。

培雷拉商會(Pereira)的培養方法

  • 培雷拉商會在附加角色劇情中,若正常遊玩,阿鎮(Achin)與澳門(Macao)幾乎不成長,易被庫恩(Kuhn)壓制,原因在於NPC AI的行為特點:
  • 若該區域無兩個以上持有份額的城市,NPC不進行交易或投資(例外:阿鎮持有時,印度洋其他城市會與阿鎮交易,促進成長)。
    - 若該區域無特產,NPC不進行交易或投資,導致阿鎮不成長。

解決方法

  • 阿鎮:玩家投資使阿鎮新增肉豆蔻(Nutmeg)特產,促使NPC開始交易並成長。
  • 澳門:僅在培雷拉商會支配城市的特產於澳門流行時,NPC會例外前往賣出,促進成長。或在來島(Kurushima)獨占泉州份額後,引發戰鬥讓培雷拉奪取泉州等東亞城市份額,從而啟動城市間交易。

備註

  • 遊戲中的歷史與設定偏差反映其平行世界的特性,玩家應以娛樂心態看待。
  • NPC行為模式與船隻改造的細節為遊戲策略提供參考,尤其在培養弱勢勢力如培雷拉商會時需特別注意。

延伸閱讀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