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維摩詰所說經

簡介

《維摩詰所說經》(梵語:विमलकीर्ति निर्देश सूत्र・Vimalakīrti-Nirdeśa-Sūtra・標準藏語:དྲི་མ་མེད་པར་གྲགས་པས་བསྟན་པ),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經》,玄奘三藏譯為《說無垢稱經》。現存三譯,以鳩摩羅什三藏所傳之本,流通最廣。
本經基於般若空義闡揚大乘菩薩道,全經以在家居士維摩詰為中心人物,透過與文殊師利等人物共論佛法來宣揚大乘佛理。
經中的主角人物是以居士身份出身的維摩詰菩薩:維摩詰居士的家財萬貫,平常救助貧民、布施僧侶,樂善好施;而且不執著於外相,為了度化眾生,維摩詰居士可以向天神天魔說法,也可以向王公貴族說法,甚至在妓院、賭場向貪歡求樂的鄉民說法。經文主要講述了發生在毗耶離的一次法會,敘述維摩詰菩薩與諸位菩薩和聲聞羅漢滿智慧和譬喻的問答。

佛國品第一

摘要

  • 釋迦牟尼在毘耶離菴羅樹園,眾多道行高深且聲名遠颺的大比丘、菩薩以及天龍八部、比丘、比丘尼即在家居士等齊聚聽法。
  • 長者子寶積問「菩薩淨土」及如何修行,而佛答曰:「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 舍利弗追問:「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佛答曰:「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
  • 螺髻梵王語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 佛曰:「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方便品第二

摘要

  • 有在家居士名曰維摩詰,行大乘佛法,以方便法門,為老百姓乃至於諸天神解答困惑,深受各界崇敬。
  • 一日,維摩詰居士生病了,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等都去探病,他也運用這時機,廣為說法:「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佛身者即法身也。」「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弟子品第三

摘要

當維摩詰居士動念,為何世尊還未派員來探病時,釋迦牟尼便徵詢弟子意願,但眾弟子都曾經被維摩詰問得啞口無言,覺得不能勝任,因此都和佛陀推辭:
  • 舍利弗於林中宴坐樹下,時維摩詰來謂:「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
  • 大目犍連於里巷中為諸居士說法時,時維摩詰來謂:「唯,大目連,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
  • 大迦葉昔於貧里而行乞。時維摩詰來謂:「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捨豪富從貧乞。」
  • 須菩提昔入其舍從乞食,時維摩詰取鉢盛滿飯,謂:「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昔於大林中在一樹下,為諸新學比丘說法。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富樓那,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
  • 摩訶迦旃延,於昔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時維摩詰來謂摩訶迦旃延言:「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
  • 阿那律昔於一處經行,時有梵王名曰嚴淨。與萬梵俱放淨光明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阿那律言:「幾何阿那律天眼所見」。阿那律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時維摩詰來謂阿那律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
  • 優波離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不敢問佛,來問優波離,優波離即為其如法解說。時維摩詰來謂優波離言:「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
  • 羅睺羅昔時毘耶離諸長者子,問:「汝佛之子。捨轉輪王位出家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羅睺羅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時維摩詰來謂羅睺羅言:「唯,羅睺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
  • 阿難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阿難即持鉢詣大婆羅門家門下立。時維摩詰知道緣由後,謂阿難言:「止!止!阿難,莫作是語!如來身者金剛之體。諸惡已斷,眾善普會,當有何疾?當有何惱?默往阿難,勿謗如來,莫使異人聞此麁言。無令大威德諸天及他方淨土諸來菩薩得聞斯語。」
  •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菩薩品第四

摘要

  • 彌勒菩薩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時維摩詰來謂彌勒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
  • 光嚴童子昔出毘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光嚴童子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答光嚴童子言:「吾從道場來。」光嚴童子問道場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場...」
  • 持世菩薩昔住於靜室。當時。魔王波旬帶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鼓樂絃歌來詣持世菩薩所。當時持世菩薩以為波旬是帝釋天,而給他規勸,魔王波旬回言,那萬二千天女就留在這裡灑掃,持世菩薩連忙推辭,話還沒講完,維摩詰突然出現,說:「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又對魔王說,我願意接受這些天女。
  • 長者子善德,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善德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摘要

    文殊師利菩薩願意前往慰問維摩詰居士,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等前往,想看看兩人對談妙法。維摩詰居士則運用神力,將其室內淨空,只留下自己躺在病床上。
  • 維摩詰先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接著問:「居士。是疾寧可忍不?」「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 維摩詰回道:「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
  •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維摩詰回答:「諸佛國土亦復皆空。」開始對「空」的討論。討論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後,又對「侍者」進行討論。
  •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之後對身、心、地水火風等因素討論。
  • 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維摩詰進行論述。
  • 文殊師利又問:「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回答:「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菩薩應解自身與眾人的「菩薩縛」,以方便法調伏其心。
  • 最後,維摩詰以「菩薩行」為結語。「雖得佛道轉于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不思議品第六

摘要

  • 維摩詰對舍利弗室中無有床座的回應:「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
  • 維摩詰問文殊師利師子座,文殊答須彌燈王處。維摩詰運用神通將高大的獅子座送至寢室中,並請諸菩薩就座。
  • 解說「不思議解脫法門」。(註:難懂,真是不可思議。)大迦葉對舍利弗說:「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

觀眾生品第七

摘要

  • 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 文殊師利問:如何行慈悲喜捨?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欲除煩惱當何所行?云何行於正念?何法不生何法不滅?...
  • 天女散花之段。天女百花仙子散花來試菩薩聲聞弟子的道行,花則於菩薩的身上落去,則到了弟子身上花便不落。天女道:「結習未盡,固花著身;結習盡者,花不著身。」
  •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生。」

佛道品第八

摘要

  • 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 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文殊師利言:「有身、無明有愛、貪恚癡...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
  • 大迦葉歎言:「塵勞之疇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普現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維摩詰以偈答之。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摘要

  • 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
  • 發表論述者有:法自在菩薩、德守菩薩、不眴菩薩、德頂菩薩、善宿菩薩、善眼菩薩、妙臂菩薩、弗沙菩薩、師子菩薩、師子意菩薩、淨解菩薩、那羅延菩薩、善意菩薩、現見菩薩、普守菩薩、電天菩薩、喜見菩薩、明相菩薩、妙意菩薩、無盡意菩薩、深慧菩薩、寂根菩薩、心無礙菩薩、上善菩薩、福田菩薩、華嚴菩薩、德藏菩薩、月上菩薩、寶印手菩薩、珠頂王菩薩、樂實菩薩等。
  • 前文出現過的有:華嚴菩薩、寶印手菩薩及文殊師利菩薩。
  • 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 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
  • 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 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心得

這不正就是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嗎!

香積佛品第十

摘要

  • 舍利弗心念:「該吃飯的時候了,維摩詰居士會招待大家會吃什麼呢?」
  • 維摩詰先是念了舍利弗一頓,又展示神通,讓眾人看到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其佛與菩薩們正在用餐,問誰能去向他們要一些飯來給大家吃,眾人皆默然,維摩詰只好展示神通,變出一化身菩薩前往。
  • 眾香國的眾菩薩見化身菩薩來訪,非常驚訝,而香積佛與諸菩薩們解說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及維摩詰等事。
  • 香積佛盛滿香積飯與化身菩薩後,眾菩薩則和香積佛表示想至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並探望維摩詰。香積佛則給予他們建議。
  • 當化身菩薩帶著香積飯回維摩詰居處,不但在場眾人覺得香氣四逸,更吸引附近長者主月蓋、諸地神虛空神及欲色界諸天至維摩詰居處。
  • 有人心想:「人這麼多,飯才一點點,夠吃嗎?」結果不但夠吃,含有剩。而且吃過的眾人身上都飄出香氣。
  • 維摩詰與香積佛國的菩薩討論香積佛與釋迦摩尼佛在不同世界如何傳道。
  • 維摩詰表示娑婆世界的地球人「剛強難化」,因此要用「剛強之語以調伏之」,並以「六道輪迴」中有三惡道警惕之,以「十事善法」、「菩薩成就八法」修練之。

心得

  • 和「五餅二魚」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 我的宇宙論可能要重新思考

菩薩行品第十一

摘要

  • 佛在菴羅樹園,感受到維摩詰、文殊師利及眾菩薩頂禮,準備來禮佛。
  • 維摩詰即以神力,將諸大眾并師子座置於右掌,送至佛祖處。
  • 佛問舍利弗見識神通力的心得及阿難問佛香味何來?維摩詰答之。
  • 阿難驚嘆「如此香飯能作佛事」,佛說:「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為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 眾香國諸菩薩「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但見釋迦牟尼「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進而求法。佛說:「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 盡解脫法門:謂有為法。
  • 無盡解脫法門:謂無為法。

心得

無為而無不為?其所謂「盡無盡解脫法門」,和老子的說法類似嗎?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摘要

  • 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
  • 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沒而來生此?」維摩詰言:「...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
  • 大家想見妙喜國,佛請維摩詰幫忙,維摩詰入定展神通,用右手將妙喜世界請來。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
  • 心得

    想到李嗣涔的說法。

    法供養品第十三

    摘要

    • 釋提桓因,也就是帝釋天表示:「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未曾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佛答曰:「...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佛告帝釋天: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藥王如來,是時有轉輪聖王名曰寶蓋,供養藥王如來。其王一子名曰「月蓋」,問:「云何為法供養?」
    • 月蓋王子從藥王如來,聞如是法得柔順忍,發願修菩薩行,而後得菩薩道,度化百萬億人。今現得佛號「寶炎如來」

    心得

    當以法之供養,供養於佛。

    囑累品第十四

    摘要

    • 佛告彌勒菩薩,將「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彌勒,傳於後世。
    • 佛說:「菩薩有二相,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另新學者與進階者,也有不同的求學心理。
    • 佛告阿難:「受持是經廣宣流布」「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心得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德國教育見學之旅

德國教育見學之旅 前言 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美術、音樂、哲學、電影等,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而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上百處,世界最早設立國民教育系統的國家之一就是現代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王國(Königreich Preußen,1701-1918) ,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創立於1919年,是位於德國司徒加特的華德福阿斯托里亞捲菸廠為員工子弟建立的一所學校 。 因此在雲林縣校長協會陳校長在推動本計畫時,我就一直表明參加意願,因為德國有我一直很欣賞的名人,如:萊布尼茲(1646-1716)的單子論、康德(1724-1804)的三大疑問、貝多芬(1770-1827)的田園交響曲、馬克思(1818-1883)的異化論、尼采(1844-1900)的上帝已死…等等,相較於美國,我反而比較更想認識豐富歐陸文化的德國。 此外,德國在推動淨零排放與永續發展的部分,更是我關心的重點,因此還特別去買了【 Nikon Z30 16-50mm+50-250mm 雙鏡組 無反相機 Vlog影音戶外組 】,希望此行能用環境教育輔導團召集人的角度,藉由實地參訪真實瞭解其推動現況,返國後將心得與國內學校分享。 參訪重點 德國教育見學之旅--文化篇 德國歷史、文化、建築之我見 德國教育見學之旅--教育篇 德國學制(Bildungssystem in Deutschland)簡介 小學(Grundschule):哈默爾堡公立小學 Grundschule am Mönchsturm (Simone Albert 校長) Mittelschule:巴特基辛根初級中學 Anton-Kliegl-Mittelschule ( Hans-Jürgen Hanna 校長) 實用專科中學(Realschule):哈莫爾堡實用專科中學 Jakob-Kaiser-Realschule (Christian Buchner 校長) 文理中學(Gymnasium):巴特基辛根文理中學 Jack-Steinberger-Gymnasium (Markus Arneth 校長) 職業學校 (Berufsschule):巴特基辛根職業學校 Staatliche Berufsschule (Kathrin Maywald

基礎德語

基礎德語 德語(Deutsch),是印歐語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門語言。以將其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數量計,是世界第六大語言。以德語為母語者現在主要分布在德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奧地利(德語:Republik Österreich)、瑞士(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東部、列支敦斯登(德語: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和盧森堡(盧森堡語:Groussherzogtum Lëtzebuerg)。 16世紀,馬丁·路德(德語: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為了推動德意志宗教改革,將《聖經》翻譯成德語的一種方言,為德語的統一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路德聖經》所使用的德語方言,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普及,成為後來標準德語的基礎。馬丁·路德翻譯的聖經在宗教改革時期得到了廣泛傳播,為現代德語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781年約翰·克里斯多福·阿德隆(德語:Johann Christoph Adelung,1732年8月8日—1806年9月10日)出版了第一部德語字典。1852年起雅各布·格林(德語:Jacob Ludwig Carl Grimm,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和威廉·格林(德語:Wilhelm Carl Grimm,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兄弟開始編輯最廣泛的德語字典。這部著作一直到1960年才完工。 教學網站 初階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語言學習 >> 德語 >> 德心應手 ,共60集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語言學習 >> 德語 >> 基礎德文範本 ,共188集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語言學習 >> 德語 >> 開心學德語一 ,共107集 進階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語言學習 >> 德語 >> 中級德文範本 ,共148集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語言學習 >> 德語 >> 開心學德語二 ,共156集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我讀老子:《素說經典—道德經》

我讀老子:《素說經典—道德經》 緣起 關於我與老子 回顧年少之時,已然對老子有興趣,或者可言,是對哲學有興趣,對「我是誰?從何而來?要往哪裡去?」等大哉問有興趣,因此各種哲學、宗教乃至於奇聞軼事、外星人等資訊,都是我有興趣閱讀及探究的問題。 然而老子一書,年少的我,或許因為人生經歷不夠而讀不懂,但在過中年後,再讀傅佩榮、南懷瑾、王邦雄、陳鼓應、乃至於呂尚等前輩的解讀中,不管是從儒家、佛家或外星人的理論,都可了解一個最核心的問題,現在我們讀的老子是經過歷代許多人修改過的,不見得是原本的樣子。 於是我恍然大悟,蘇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沒有著作,其言論是柏拉圖(前429年—前347年)等後世學者所記錄;孔丘(前551年—前479年)的《論語》,是由其弟子所的筆記彙編而成,南宋朱熹(1130年—1200年)又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輯為四書,作為教本;耶穌(約前4年—公元33年)沒有著作,其言行紀錄《新約聖經》絕大部分內容是由猶太人基督徒所寫。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前563/480年—前483/400年)沒有著作,第一次結集,是佛陀入滅之後,在弟子大迦葉尊者的領導下,優波離尊者誦出波羅提木叉(律藏)、阿難尊者誦出經藏。 所以現行《老子》或《道德經》一書,真是老子寫的嗎?如果真如傳聞所言,是「關令」尹喜在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前,將老子攔住,並邀請作客,向他請教周禮,那《老子》一書會不會是當時的紀錄或筆記?這筆記經過背誦或抄錄,會不會有錯字? 那當時尹喜問了老子什麼問題?老子又回答了什麼內容?再則,老子真實得核心思想又是什麼? 關於老子 老子(楚共王20年,前571年—楚惠王十八年​​,前471年),確切出生地不詳,關於老子故里的文字記載更是少之甚少,最早見於司馬遷《史記•老子列傳》記載老子的出生地是在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屬河南省鹿邑縣。 老子曾於東周春秋時周朝守藏室任柱下史。柱下史,周秦官名,相當於漢以後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柱下史是掌管中央的奏章、檔案、圖書、計籍以及地方上報的材料的官職,後被人們沿用作為御史的代稱。《史記·卷九十六·張丞相傳》:「秦時為御史,主柱下方書」;司馬貞《索隱》:「周、秦皆有柱下史,謂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恆在殿柱之下,故老子為周柱下史。」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