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資訊焦慮!用 Notion 打造你的「超連結大腦」,讓閱讀資產化

告別資訊焦慮!用 Notion 打造你的「超連結大腦」,讓閱讀資產化

前言:當知識的洪水來襲,我如何不被淹沒?

最近的工作,讓我重新審視了「閱讀」這件事。面對堆積如山、動輒上百頁的跨領域資料,那種資訊焦慮感如潮水般襲來。我深知,在有限的時間內,光靠埋頭苦讀是遠遠不夠的。

我嘗試過各種方法,從速讀、心智圖到運用 ChatGPT 進行摘要,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AI 的摘要固然高效,卻缺少了我的「理解與判斷」。我發現,真正的挑戰不在於如何閱讀得更快,而在於如何將這些龐大的資訊,從「外部數據」內化為「個人知識資產」

就在這個過程裡,一個曾被我視為「功能太複雜」的工具,重新進入了我的視野——Notion

過去,我總在 Notion 裡迷失於各種精美的模板與複雜的設定,但這次,我決定「化繁為簡」,拋開所有炫技的功能,回歸一個最純粹的目標:讓 Notion 成為我的「個人知識引擎」,一個可以儲存、連結、並高效運用的第二大腦。

這篇文章,將分享我的這段實戰經驗。如果你也曾被資訊焦慮所困擾,如果你也想讓閱讀變成一筆能夠持續增值的資產,那麼這份 Notion 個人圖書館的規劃,或許能為你帶來啟發。


一、超連結大腦:為什麼 Notion 是最佳的個人知識引擎?

Notion 的強大之處,並不在於它能做出多華麗的版面,而在於其「資料庫」「超連結」的本質。我將我的個人圖書館,從單純的筆記頁面,提升為一個具有高度結構化、且能自由連結的「個人資料庫」

我的起步策略,秉持著「簡化操作,解放大腦」的核心理念:

  • 頁面即資訊:每一份閱讀資料,不論是書籍、論文,甚至是一篇文章,都將擁有一個專屬的 Notion 頁面。
  • 雙向連結,而非單向分類:頁面之間可以透過 @ 符號進行雙向連結。這意味著,一本書籍可以連結到多個相關主題的文章,反之亦然。這是一個非線性的知識網絡,比傳統的樹狀目錄更符合大腦的運作模式。
  • 善用搜尋,而非記憶:我不再需要死記硬背每份資料的位置,因為 Notion 強大的搜尋功能,能讓我在需要時,一秒找到所有相關內容。

二、Thinkin' Lib. 資料庫規劃:從收藏家到知識實踐者

在我的 Thinkin' Lib. 頁面,我建立了一個多媒體資料庫管理系統,包含圖書、音樂、影視與電子遊戲。這只是單純的收藏,更是將知識進行系統化管理與實踐的開端。

Books 圖書資料庫:用權威分類法,讓知識更有價值

這是我的核心資料庫,我將所有閱讀過的書籍與文章都納入其中。

  • 基礎資訊與欄位:除了基本的書名、作者、出版社等欄位,我特別強調「封面」的重要性。在 Notion 的「圖庫檢視」模式下,視覺化的封面能讓我的書庫一目了然,更容易激發我的回顧與聯想。
  • 分類與標籤的策略:我採用隨意的標籤,而是引用權威的分類系統:
    • 杜威十進位圖書分類法:我將書籍按照杜威分類法進行歸類,例如 000-總類、100-哲學等。這確保了我的分類系統具有跨領域的邏輯性與長期穩定性,未來無論閱讀多少本書,都能找到適合的歸屬。
    • CIP 關鍵字:我會參考書籍的 CIP(出版品預行編目)所列的關鍵字,讓我的搜尋標籤更精準、更具專業性。
  • 內容與 AI 協作:我會全盤依賴 AI 摘要,而是將 AI 生成的內容作為初步參考。更重要的是,我會複製書籍的「目錄」到 Notion 頁面。目錄是作者的思維骨架,它能幫助我快速掌握整本書的結構與邏輯,並在需要時,快速回溯到精確的章節。

三、從「孤立知識」到「知識圖譜」:進階應用

Notion 個人圖書館的價值,在於「連結」。當你累積了一定數量的內容,你可以透過 Notion 的 Relation 與 Rollup 功能,將不同資料庫的知識進行跨領域串聯。

  • 案例一:書籍與音樂的跨界連結
    • 我可以創建一個 Relation 屬性,將「Books」資料庫中的一本書籍,連結到「Music」資料庫中,例如一本關於「爵士樂歷史」的書,可以連結到我收藏的 Miles Davis 專輯。
    • 透過 Rollup 功能,我甚至可以將所有關於「爵士樂」的書籍與專輯,自動匯總到一個頁面,輕鬆掌握我的所有相關知識資產。
  • 案例二:影視與圖書的主題串聯
    • 一部改編自小說的電影,可以同時連結到「影視」與「圖書」資料庫,並標註相同的主題關鍵字。
    • 我甚至可以透過 Relation 屬性,建立一個「啟發頁面」,專門記錄那些啟發我創作靈感的書籍、電影或音樂,讓我的思維脈絡清晰可見。

結語:從「收藏家」到「知識實踐者」

Notion 個人圖書館的價值,遠遠超出了單純的「整理」。它是一個能夠幫助你進行跨領域聯想、發掘新觀點、解決實際問題的強大工具。

當你將閱讀的內容,從靜態的收藏品,轉化為一個可以自由連結、持續演進的知識圖譜時,你將不再是一個被動的資訊接收者,而是一個主動的知識實踐者

從今天開始,別再讓資訊焦慮困擾你。只要從一個簡單的 Notion 頁面開始,你也能輕鬆打造屬於自己的個人知識引擎,讓閱讀與學習成為一場充滿成就感的旅程。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