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只淨灘!一所學校的「低碳永續」實踐之路:一份價值百萬元的行動藍圖
前言:當永續教育不再只是口號
在氣候變遷與環境危機日益嚴峻的今天,教育的角色已不再僅限於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成為具備永續素養的未來公民。如何將「低碳」、「淨零排放」、「氣候變遷」、「食農教育」、「科技」與「閱讀」等核心概念,融入學校的日常運作,並擴展至社區與國際,成為當代教育的一大挑戰。
這篇文章,將為你呈現一份「低碳與氣候友善」的永續發展教育(ESD)行動藍圖。這份藍圖不僅有宏觀的策略,更包含了四個總計 100 萬元的具體子計畫,從課程教學、校園環境到社區共學,為學校提供了一套可實際執行的指南。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所學校如何透過這份行動藍圖,將永續的理念,從課本推廣到生活,從校園擴展至社區。
一、宏觀行動策略:四大面向,建構永續生態圈
我們的永續發展教育,將從「課程教學」、「校園環境」、「社區共學」與「國際合作」四大面向展開,目標是建構一個完整的永續生態圈。
- 課程教學:以跨領域主題式課程為核心,將永續議題融入各學科。例如,自然科學課探討溫室氣體,社會課分析氣候變遷的社會影響,語文課則透過閱讀與討論,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同時,我們強調實作與體驗學習,讓學生在校園農耕、低碳烹飪中,親身體會人與環境的連結。
- 校園環境:將校園本身打造成一座永續的示範場域。我們將推動校園綠化、設置雨水回收系統、建置太陽能發電,並透過智慧電表、水表等科技工具,監測校園能源使用狀況,讓學生從數據中學習節能減碳。
- 社區共學:永續教育不應只侷限於校園。我們將連結社區資源,與在地農民合作推動食農教育;邀請社區長者分享傳統技藝;並鼓勵學生參與社區環境改善行動,讓永續理念從學校延伸至家庭與社區。
- 國際合作:我們將參與國際環境教育交流,與國外學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進行跨國專題研究。同時,我們也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課程,讓學生具備全球視野,了解國際永續發展的挑戰。
二、具體行動計畫:百萬元預算,四大子計畫落地實踐
為了將上述宏觀策略落地,我們規劃了以下四個具體的子計畫,並分配了總計 100 萬元的預算:
子計畫一:校園永續轉型與實踐計畫(預算:35萬元)
目標: 將校園打造為永續示範場域。
執行內容:
- 校園綠化與生態復育(10萬):購買在地原生樹種,建置生態池與堆肥區,增加綠覆蓋率,並提供生物棲息地。
- 節能設施改善(15萬):安裝太陽能板、汰換為 LED 燈具,並裝設節水設施,降低校園能源與水資源消耗。
- 無障礙校園環境建置(10萬):改善校園無障礙設施,提供所有人平等的學習環境。
子計畫二:食農教育與低碳飲食推廣計畫(預算:30萬元)
目標: 培養學生低碳飲食習慣與食農素養。
執行內容:
- 校園農園建置與經營(15萬):整地、採購農具與種子,建立校園農園,並聘請在地農民擔任講師,指導學生農耕。
- 低碳料理與食物教育(15萬):開設低碳料理課程,舉辦食物里程講座,並推動校園蔬食日活動。
子計畫三:科技融入永續發展教育計畫(預算:25萬元)
目標: 運用科技工具,提升學生對永續議題的學習成效。
執行內容:
- 建置數位學習資源(10萬):採購平板電腦等設備,開發 VR/AR 環境模擬教材,並建立線上學習資源庫。
- 科技監測與數據分析(15萬):採購空氣品質監測器、智慧電表,讓學生透過數據分析,參與環境監測與改善。
子計畫四:閱讀推廣與社區共學計畫(預算:10萬元)
目標: 結合閱讀與社區,擴大永續教育的影響力。
執行內容:
- 永續發展主題閱讀推廣(5萬):採購永續相關書籍,設置圖書館專區,並舉辦讀書會、作家演講。
- 社區共學活動(5萬):舉辦社區永續講座,邀請居民參與校園環境改善,並鼓勵學生擔任社區環境教育志工。
結語: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共創永續未來
這份行動藍圖,描繪的不僅是一個理想化的教育願景,更是一套可行且有預算的實踐方案。它體現了永續發展教育的核心精神:從跨領域課程中學習知識,在校園環境中實踐行動,在社區共學中擴大影響,並在國際合作中開拓視野。
當然,任何計畫的推動,都需要學校師生、家長、社區居民與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但我們相信,只要從一個小小的計畫開始,就能凝聚起眾人的力量,共同為地球的永續未來,盡一份心力。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