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學習,更要改變:從「知識圖譜」到「實踐行動」的課程發展哲學

不只學習,更要改變:從「知識圖譜」到「實踐行動」的課程發展哲學

前言:從一個詞語的轉變,看見未來的無限可能

在規劃個人品牌 Beein' FarmKreatin' StudioThinkin' Library 的課程體系時,我發現了一個關鍵的詞語轉變——從「課程規劃」到「課程發展」。

僅僅是文字上的微調,而是一個核心思維的躍升。「課程規劃」強調的是靜態的計畫制定,著重於內容的安排;而「課程發展」則更強調動態的持續演進,它涵蓋了課程的設計、實施、評估,以及不斷調整和完善的過程。

這個領悟,為我描繪了一幅更具前瞻性的藍圖。它讓我意識到,我的目標僅是提供課程,更是要建立一個能夠持續生長、自我更新的學習生態系統。今天,我想分享這份從「規劃」到「發展」的哲學轉變,並深入探討它將如何為我的三個品牌,特別是 Thinkin' Library,注入全新的生命力。


第一幕:從「單一課程」到「跨域生態系」的轉變

我的個人品牌,是一套相互連結的「三位一體」系統

  • Beein' Farm:永續生活與實體場域
  • Kreatin' Studio:創意實踐與數位內容
  • Thinkin' Library:知識探索與思維訓練

「課程發展」的思維,讓這三個獨立的品牌,能夠以一個有機的整體運作。它體現了「多元性」與「動態性」,例如:Beein' Farm 的農事體驗,會根據季節調整內容;Kreatin' Studio 的數位工具課程,會隨著科技進步持續更新;而 Thinkin' Library 的思維課程,則會因應社會趨勢,不斷加入新的議題與案例。

這種動態的發展模式,為我的跨領域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它讓課程再是孤立的知識點,而是可以自由組合、相互連結的學習模塊,最終形成一個能夠培養學員跨領域能力的完整體系。


第二幕:Thinkin' Library:從「知識庫」到「思維引擎」的進化

在我的藍圖中,Thinkin' Library 扮演著核心「思維引擎」的角色。它的課程發展,將圍繞三個核心價值展開:知識探索、思維訓練與知識分享

1. 確立核心價值:培養終身學習者

我的課程目標,僅是傳授知識,更是要培養學員「如何思考」的能力。我將著重於思維訓練與批判性思考,透過多元化的課程內容,讓學員學會資訊整合、邏輯推理與獨立判斷。最終,將 Thinkin' Library 打造為一個能夠激發終身學習熱情的社群。

2. 設計多元課程:從知識到實踐的轉譯

我的課程設計,將打破傳統的學習邊界,涵蓋三個主要面向:

  • 知識來源 (Knowledge Sources):提供「媒體識讀工作坊」與「經典導讀」,讓學員學會辨別資訊的真偽,並從經典中汲取智慧。
  • 思維管理 (Thinking Management):開設「思考方法訓練營」與「數位工具應用」,系統性地介紹各種思考方法,並教導學員利用 Notion 等數位工具進行知識管理。
  • 知識分享 (Knowledge Sharing):舉辦「寫作工作坊」與「簡報技巧培訓」,讓學員將所學轉化為可分享的內容,並有效傳遞給他人。

3. 創新課程形式:線上線下,無縫串聯

課程形式將是多元且創新的。除了線上的付費課程讀書會,我也將舉辦線下的工作坊實地考察。例如,一個「永續生活」主題的課程,可以先在 Thinkin' Library 進行知識導讀,然後在 Beein' Farm 進行實作體驗,最後在 Kreatin' Studio 進行數位內容創作。這種無縫串聯,將學習的廣度與深度推向極致。


第三幕:從「知識」到「改變」的閉環

「課程發展」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建立一個從「知識」到「改變」的完整閉環。

  • 評估與回饋:我將建立完善的評估與回饋機制,鼓勵學員分享學習心得與建議。這僅有助於我持續優化課程,更能激發學員的參與感與歸屬感。
  • 成果展示:我將提供平台,讓學員能夠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例如文章、簡報或影片。這將鼓勵他們成為知識的創作者與分享者,並在社群中建立個人品牌。
  • 持續發展:我將持續關注各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並引入新的科技與工具,確保我的課程內容能夠與時俱進,保持前瞻性。

結語:從這裡開始,成為改變的起點

課程發展」對我而言,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旅程。它是一份關於知識、思維、與實踐的宏大藍圖。

我深信,當我們把「學習」從單向的知識接收,轉變為主動的探索與創造時,我們所學到的將不只是知識,更是一種能夠改變自我、影響世界的力量

我期待,透過 Thinkin' Library 的課程發展,能夠引導更多人,從這裡開始,成為改變的起點。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