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人類與自然的界線:「黑猩猩之母」珍古德博士的永恆遺產
珍古德博士(Dr. Jane Goodall)的辭世,是全世界保育界與科學界的一大損失。她的一生充滿了勇氣、好奇心與堅定的希望。
前言:一盞永不熄滅的希望之光
國際珍古德協會(Jane Goodall Institute, JGI)於今日發布了一則令人心痛的消息:國際知名靈長類動物學家、保育專家,以及聯合國和平使者——珍古德博士(Dr. Jane Goodall),已於美國巡迴演說期間,在睡夢中安詳離世,享耆壽 91 歲。
珍古德博士的一生,是一部由叢林、黑猩猩與人類希望共同編織而成的傳奇。她的逝世,標誌著一個偉大時代的結束,但她對科學、保育及人類心靈所產生的不可磨滅的影響,卻將成為一盞照亮後世的永恆之光。
跨時代的發現:從「泰山夢」到科學革命
珍古德的傳奇始於一個童年的夢想:像童話中的人物一樣,到非洲與動物生活在一起。1960 年,年僅 26 歲、且未受過正規科學訓練的她,在著名人類學家路易斯·李奇(Louis Leakey)的鼓勵下,勇敢踏入坦尚尼亞的貢貝溪國家公園,開始了對野生黑猩猩長達 60 多年的研究,這項研究至今仍在持續,成為全球持續時間最長的野生動物研究計畫。
珍古德在貢貝的發現,徹底顛覆了當時科學界對動物、乃至對人類自身的認知:
1. 挑戰人類獨特性的發現:工具的製造與使用
當時科學界普遍相信「只有人類會製造和使用工具」。珍古德透過長時間的蹲守,觀察到一隻名為「大衛灰鬍(David Greybeard)」的黑猩猩,會將樹枝上的葉子剝除,然後將其插入蟻丘「釣取」白蟻。這個行為證明了黑猩猩具備工具的加工與使用能力。
路易斯·李奇因此發出了歷史性的感嘆:「我們現在必須重新定義人,重新定義工具,或者接受黑猩猩也是人類!」
2. 重新定義動物情感與社會的複雜性
珍古德顛覆了科學研究中對動物「編號」的慣例,她為每一隻黑猩猩取了名字(如佛洛、費根、費菲),並以充滿同理心和人性的視角,記錄了牠們的複雜情感與社會行為。她觀察到黑猩猩之間有擁抱、親吻、拍背等親密行為,會發展出緊密的家庭關係,也會展現出喜悅、悲傷等情緒。同時,她也揭露了牠們社會中的「陰暗面」:群體間的暴力、捕食、甚至同類相殘的戰爭(貢貝黑猩猩戰爭),證明黑猩猩的社會複雜性與人類社會驚人地相似。
從叢林到全球:不懈的環境保育倡議
珍古德的後半生,從一個純粹的科學家轉身為一位全球性的行動家與保育家。
「根與芽」:青年行動的力量
在意識到黑猩猩的棲地正因人類的伐木與破壞而迅速消失後,珍古德於 1977 年成立了珍古德研究所(JGI)。更具影響力的是,她在 1991 年發起了全球性的環境與人道主義青年計畫——「根與芽」(Roots & Shoots)。
「根與芽」鼓勵年輕人從身邊開始,對動物、社區與環境採取具體行動。如今,「根與芽」已在全球超過 75 個國家扎根,培養了無數年輕的環保領袖。對珍古德而言,年輕人是她對未來保持希望(Reasons for Hope)的最主要動力。
永續的行動者與和平使者
身為聯合國和平使者(2002 年獲此殊榮),珍古德每年有近 300 天的時間在全球奔走、演講,呼籲大眾關注氣候變遷、動物福利(她是一位素食主義者,晚年更成為純素食主義者)、森林砍伐等議題。她始終用一種堅定且溫柔的聲音提醒世人:
「你每一天的選擇,都會對世界產生影響。我們可以選擇想要留下什麼樣的印記。」
今年(2025年)6月,高齡 91 歲的珍古德仍抱病訪台,參與基隆的珊瑚復育活動,並坦言自己來日不多,希望用最後的力量幫助年輕人,讓他們相信:「在這糟糕的世界裡,仍有前進的道路。」她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實踐著她的使命。
結語:緬懷與繼承她的信念
珍古德博士的一生,是無數個打破常規、堅持信念的總和。她證明了科學可以充滿人性與溫情;她模糊了人與動物之間的界線,擴大了人類的道德關懷範圍;她更是用自己的行動,為這個星球留下了永恆的綠色希望。
珍古德博士雖然已經安詳離世,但她的精神並未消逝。最好的紀念方式,不是哀悼她的離去,而是繼承她的信念:即透過「理解、關懷、行動」的路徑,從我們生活的社區開始,為所有生命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正如她所言:「當肉體死去時,某種東西會繼續存在。我想不出有比發現那是什麼更偉大的冒險了!」
願她的靈魂,已在叢林的微風中,與她心愛的黑猩猩們重聚。
延伸閱讀
欲加入珍古德協會並延續她的遺產,請造訪 JaneGoodall.org/RememberingJane。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