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不只寫作!科技教師必學,用 AI 工具打造超高效創新教學
前言:當 AI 成為你的「教學神隊友」
在教學現場,時間總是不夠用。備課、批改、行政事務,每一樣都考驗著教師的效率。但當 AI 浪潮來襲,我們發現它不僅是未來教育的趨勢,更是我們日常教學與行政的強大「神隊友」。
前陣子,我參加了一場由臺北市日新國小徐臺屏老師分享的「科技領域創新教學與資源應用」講座,讓我對 AI 工具如何融入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這場分享不僅介紹了許多實用工具,更展示了如何運用 AI 打造一個高效運作的課程專業學習社群。
這篇文章,將為你整理這場分享的兩大收穫:實用的 AI 工具清單與高效的社群協作模式,希望能幫助你在教學現場,也能事半功倍!
一、AI 工具清單:打造你的「教學百寶箱」
這場講座最棒的一點,就是徐老師將所有能協助創新教學的 AI 工具,系統性地整理在一個 Notion 網站上,就像一個專屬的 AI Agent Marketplace。這些工具依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進行分類,例如:
- 教學行政:協助處理例行事務,提升效率。
- 教學研究(初階與進階):輔助教師進行課程設計與研究。
- 學生學習: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課程設計:幫助教師快速構思課程架構與內容。
除了這個百寶箱,老師也分享了幾個讓我驚豔的實用工具:
- Padlet AI Agent:Padlet 已經是我們常用的協作工具,現在透過 AI Agent,我們可以更快速地彙整學生想法,進行主題歸納與分析。
- markmap:這是我個人的大發現!我習慣用 Markdown 語法在 Ulysses 上寫筆記。但過去要將筆記轉化為心智圖,還得另外花時間整理。現在有了 markmap,只要將 Markdown 文本貼上,就能一鍵生成精美的心智圖,大大提升了我的學習與思考效率。
- Leonardo.Ai:這是一個強大的文字轉圖片生成工具。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利用它來製作教學簡報、設計情境圖,甚至讓學生發揮創意,生成符合主題的圖片,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 websim.ai:專為教學設計的模擬實驗平台,讓抽象的科學原理變得具體可見。
二、社群協作模式:用 AI 打造高效的專業學習社群
除了介紹工具,這場分享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如何將 AI 融入課程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中。透過以下結構化的步驟,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高效產出簡報與教學成果:
- 問題引導:運用 Google AI Studio 等工具,提出核心問題,引導社群成員進行深入思考。
- 逐條問答:將核心問題分解為多個子問題,讓成員逐一回答,確保討論的廣度與深度。
- 提取關鍵詞:運用 AI 協助,從大量的討論內容中提取關鍵詞,聚焦核心概念。
- 回答確認:讓所有成員再次確認關鍵詞與結論,達成共識。
- Markmap 展示:將最終結論用 markmap 轉化為心智圖,清晰地呈現思考脈絡。
- 旁白製作與 Prompt 生成:運用 AI 生成旁白與簡報文案,並優化 prompt,以便未來重複使用。
這個模式不僅能幫助社群成員進行系統性思考,還能在短時間內高效產出簡報,大幅提升了社群的運作效率。
結語:AI 賦能,讓教學創新不再遙遠
這場分享讓我深刻體會到,AI 工具並非冰冷的機器,而是我們教學與行政的得力助手。它能幫助我們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將更多心力投入在課程設計與學生互動上。
從現在開始,你可以從一個小工具開始嘗試,將 AI 融入你的教學流程中。當你發現這些工具能幫助你省下時間、激發創意時,你會發現,教學創新其實一點也不遙遠。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