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你的聲音被聽見:TED演說大師親授「吸引人聆聽」的說話藝術
這是一篇由演說專家朱利安·特雷澤(Julian Treasure)分享如何讓說話更具吸引力的精彩演講。我將其改寫成一篇專業、流暢、風格一致且論述完整的部落格文章。
前言:聲音的力量——被忽視的地球上最強大樂器
人類的聲音,是我們與生俱來、每日都在演奏的樂器。它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聲音,能夠發動戰爭,也能夠訴說愛意。然而,許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經驗:當他們說話時,人們似乎並不專心聆聽。這究竟是為什麼?我們如何才能更有力量地表達自己,進而在世界中產生影響?
TED演說專家朱利安·特雷澤(Julian Treasure)在其演講中,不僅犀利點出導致人們不願聆聽的「七宗罪」,更提出一套實用的說話黃金法則,以及提升聲音魅力的技巧。這不僅僅是關於溝通,更是關於如何有意識地運用聲音,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理解世界。
一、說話的「七宗罪」:為何你的聲音不被聽見?
特雷澤歸納出七種常見的說話習慣,它們如同溝通中的致命缺陷,讓你的話語失去吸引力:
- 八卦(Gossip): 在他人不在場時說壞話。這種行為不僅不友善,更會讓人覺得,你五分鐘後也可能在八卦自己。這種人難以讓人信任。
- 批判(Judging): 在對話中不斷評斷他人。如果聽眾感覺自己正在被批判並被評斷為有所欠缺,將很難專心聆聽。
- 負面(Negativity): 持續散播負面情緒和抱怨。抱怨是一種「病毒式的悲慘」,它無法帶來陽光與輕盈,反而會讓人感到沉重,難以與之產生共鳴。
- 藉口(Excuses): 推卸責任,將錯誤歸咎於他人。這種「甩鍋」行為讓人感到不負責任,說話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 誇大(Exaggeration/Embroidery): 過度修飾或誇張事實。這種行為會貶低語言的價值,最終甚至演變成說謊,讓人失去信任。
- 教條(Dogmatism): 將個人意見混淆為事實。當一個人不斷以權威口吻灌輸其個人觀點,聽眾會覺得被說教,難以接受。
- 無謂(Meaningless): 說話缺乏實質內容或重點。雖然未被特雷澤直接列出,但這類說話方式會導致聽眾感到時間被浪費,自然會停止聆聽。
特雷澤強調,這些習慣都會在無形中削弱你聲音的影響力。避開這些陷阱,是讓你的聲音被聽見的第一步。
二、讓聲音充滿吸引力:HAIL法則的四大基石
避免說話的「七宗罪」只是基礎,若要讓你的話語真正有力量並能改變世界,你需要堅守四個強大的基石。特雷澤將其濃縮為一個英文單字:HAIL,意為「熱情地問候或讚揚」。他相信,若我們能堅守這四點,我們的話語將會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
- H - 誠實(Honesty): 說實話,保持言行的直率與清晰。誠實是建立信任的基礎。
- 論述補充: 誠實不等於殘忍。雖然直接說出「你今天真醜」是誠實,但缺乏愛意的誠實往往適得其反。誠實應與愛心相結合,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 A - 真誠(Authenticity): 做你自己,忠於內心的真實感受。就像朋友所說的「站在自己的真相中」,這讓你的話語充滿獨特的個人力量。
- 論述補充: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很容易模仿他人或迎合期待。然而,真正的影響力往往來自於一個人獨特的觀點和真誠的表達,這能讓聽眾感受到你的真實與脆弱,進而產生深度連結。
- I - 正直(Integrity): 言行一致,說到做到。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言出必行。
- 論述補充: 正直是誠實的延伸,它關乎長期的可靠性。當一個人被視為有正直品格時,他的話語便自帶份量與權威,即便內容可能不是耳順之言,聽眾也會因為信任而願意傾聽。
- L - 愛(Love): 祝願他人一切安好。這並非指浪漫的愛情,而是對他人抱持善意。
- 論述補充: 抱持善意不僅讓你的誠實更加溫和,也讓你難以同時批判他人。當你真心希望對方好時,你的態度、語氣和選擇的詞彙都會不同,自然會讓聽眾感受到關懷,進而更願意聆聽。
三、解鎖你的「聲音工具箱」:優化語音特質的技巧
除了說話的內容和態度,你如何「說出來」也同樣重要。特雷澤將我們的聲音比喻為一個擁有驚人潛力的「工具箱」,裡面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工具。
- 音域(Register): 你發聲的位置。將聲音從喉部(大多數人說話的起始點)降到胸腔(Chest Register),會讓聲音更具份量、權威和力量感。研究顯示,人們傾向於投票給聲音較低的政治家。
- 實務建議: 練習深呼吸,感受聲音從胸腔發出的共鳴,這能讓你的聲音更沉穩有力。
- 音色(Timbre): 聲音的質感。研究表明,人們偏愛豐富、平滑、溫暖的聲音。如果你的音色不理想,可以透過專業發聲教練指導,改善呼吸、姿勢和進行發聲練習來提升。
- 實務建議: 唱歌、練習發聲練習,都可以幫助改善音色。
- 語調(Prosody): 聲音的抑揚頓挫。這是傳達意義的元語言(Meta-language),缺乏語調會讓聲音變得單調(Monotonous),難以聆聽。同時,要避免「疑問句式」的重複語調,即每句話都像疑問句,這會限制溝通的有效性。
- 實務建議: 多練習朗讀、朗誦詩歌或劇本,感受語調變化如何影響情感表達。
- 語速(Pace): 說話的速度。快速的語速可以表達興奮,而放慢語速則能強調重點。在說話中適當的停頓(Silence)也極具力量,能給予聽眾思考空間。
- 實務建議: 練習在重要訊息前後進行短暫停頓,或在轉換主題時拉長停頓。
- 音高(Pitch): 聲音的高低。音高與語速常結合使用來表達情緒。例如,提高音高可以表示疑問或驚訝。
- 實務建議: 訓練自己有意識地控制音高,讓其符合你想傳達的情緒和資訊。
- 音量(Volume): 聲音的大小。突然提高音量可以製造驚訝或強調,而降低音量則能讓聽眾更專心聆聽。避免「廣播式說話」,即不顧場合和他人感受地大聲說話。
- 實務建議: 在不同場合嘗試調整音量,觀察聽眾的反應。
聲音的熱身練習:
特雷澤建議,在任何重要對話或演講前,都應進行聲音熱身。他示範了六個簡單的練習:
- 深呼吸嘆氣: 雙臂上舉,深吸一口氣,然後發出「啊——」的嘆氣聲。
- 唇部彈震: 重複發出「Ba, Ba, Ba, Ba」的聲音。
- 唇部顫音: 發出像孩童玩耍時的「Brrrrrrr」聲。
- 舌頭運動: 大聲且誇張地發出「La, la, la, la」聲。
- 捲舌音: 發出捲舌的「Rrrrrrr」聲。
- 警笛聲(Siren): 發出從高音「Wee」到低音「Awww」的聲音(Weeeeaawww)。
結語:創造一個美麗的聲音世界
特雷澤總結,我們當前面臨的現狀是:人們說話效果不佳,聽眾不專心,環境充斥著噪音和不良音響效果。他呼籲我們思考:
如果我們都能有意識地創造聲音、有意識地消費聲音,並有意識地為聲音設計我們所處的環境,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那將會是一個聲音優美、理解成為常態的世界。這種對聲音的全面意識,不僅能提升個人溝通的品質,更能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甚至推動社會的進步。因為,一個能有效溝通、彼此傾聽的世界,才是真正有助於散播好想法、推動美好改變的世界。
從現在開始,嘗試運用這些技巧,讓你的聲音成為連結彼此、傳遞意義的強大工具吧。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