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斷舊勢力:乙巳之變與大化改新的序幕——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鎌足的政治謀略

斬斷舊勢力:乙巳之變與大化改新的序幕——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鎌足的政治謀略

前言:權力真空下的血腥轉折

公元 7 世紀中期,日本的飛鳥時代經歷了一次重大的權力交替。輔佐推古天皇、推行新政的聖德太子(厩戸皇子)和權勢滔天的豪族蘇我馬子相繼逝世,導致朝廷陷入了權力真空和繼承人爭奪的局面。

在隨後的十多年裡,蘇我氏的勢力非但沒有衰減,反而在蘇我馬子之子蘇我蝦夷、以及其孫蘇我入鹿手中達到了頂峰。他們對朝廷和皇族權力的侵蝕,使日本面臨走向「蘇我氏專權」的危險。

公元 645 年,一場發生在宮殿內部的血腥政變——乙巳之變,徹底終結了蘇我氏的獨裁,成為日本歷史上最關鍵的轉捩點之一。這場政變由兩位核心人物主導:中大兄皇子(後來的天智天皇)和中臣鎌足(後來的藤原鎌足)。他們如何聯手,冒險發動了這場改變國家命運的政變?


第一部:蘇我氏的專橫與皇族危機

1. 皇位繼承權之爭的白熱化

在推古天皇駕崩後,皇位繼承問題引發了激烈的派系鬥爭。主要競爭者包括:

  • 山背大兄王:聖德太子的兒子,在朝廷內有一定聲望。
  • 田村皇子:蝦夷擁立的皇子,最終繼位為舒明天皇

蘇我蝦夷成功擁立了舒明天皇,鞏固了蘇我本家的權勢。在此之後,蘇我氏的專橫行為變本加厲:

  • 政治僭越: 蘇我蝦夷無視天皇權威,擅自將「大臣」(おおおみ)之位傳給兒子蘇我入鹿。
  • 權力侵蝕: 蘇我氏的行為日益傲慢,宛如將天皇當作傀儡,侵蝕皇室和朝廷公卿的權力,其專權達到近乎獨裁的程度。

2. 上宮王家滅亡事件

蘇我入鹿為徹底消除皇族中對其構成威脅的力量,將矛頭指向了聖德太子的血脈——上宮王家

  • 剷除潛在威脅: 山背大兄王作為聖德太子的繼承人,是反蘇我氏勢力的潛在擁戴對象。蘇我入鹿為避免山背大兄王被反對派擁立為天皇,率軍突襲了斑鳩宮。
  • 王子的決斷: 雖然山背大兄王曾有機會逃往東國招兵買馬再戰,但他不願因為自己的鬥爭讓百姓受苦,最終選擇與妻兒、隨從一同在斑鳩宮自殺

上宮王家的滅亡,不僅是皇室的巨大悲劇,也讓中大兄皇子意識到,蘇我氏對皇權的威脅已達生死存亡之際,他本人可能就是下一個目標。


第二部:反蘇我勢力的結盟——中大兄皇子與中臣鎌足

在蘇我氏的強大壓力下,一股由皇族和貴族組成的反蘇我氏勢力開始秘密集結,核心就是兩位具備改革視野的青年:

1. 改革思想的薰陶

兩位核心人物都曾師從同一位重要的留學生:

  • 南淵請安(みなぶちのしょうあん): 他是遣隋使時代留學隋朝的人物,親眼目睹了隋朝的崩潰和唐朝的興起。他將從隋唐學來的中央集權制度、法治精神等先進知識,傳授給了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鎌足,為他們日後推動國家改革種下了思想的種子。

2. 結盟與密謀

中大兄皇子與中臣鎌足的結識,傳說始於蹴鞠場上的機緣。

  • 偶然的邂逅: 傳說中大兄皇子在飛鳥寺(法興寺)踢球時,鞋子脫落,被中臣鎌足拾起並奉還。這次簡單的互動,拉開了兩位志同道合者密謀合作的序幕。
  • 策劃地: 為了避開蘇我氏的耳目,兩人常在山間(傳說中的談山,今奈良縣多武峰)秘密商議除掉入鹿的計畫,這也成為後來的「談合」(協商)一詞的起源。

3. 吸收盟友:蘇我氏的內部矛盾

中臣鎌足深知僅憑皇族力量難以與蘇我氏本家抗衡,因此他成功拉攏了蘇我氏的分支成員——蘇我倉山田石川麻呂

  • 利用宗家與分家的矛盾: 石川麻呂對蘇我入鹿和蝦夷的專橫心懷不滿,且對本家獨佔權力感到不平。
  • 政治聯姻: 中臣鎌足以讓石川麻呂的女兒成為中大兄皇子的妃子為條件,成功使其加入聯盟,為政變提供了重要的宮廷內應

第三部:乙巳之變:宮殿內的血腥一擊

1. 刺殺計畫的實施

政變被選定在公元 645 年(乙巳年)6 月 12 日,地點是板蓋宮(いたぶきのみや)。當時,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使節正向皇極天皇進貢。

  • 引誘入鹿: 中大兄皇子一方以朝貢儀式為由,將蘇我入鹿引誘到宮內,並解除了他的武裝。
  • 埋伏與信號: 計劃由石川麻呂宣讀「上表文」(朝貢文書)為信號,埋伏的刺客隨即發動襲擊。

2. 驚心動魄的行刺過程

儀式開始後,負責行刺的刺客們因緊張而退縮不前,使石川麻呂在宣讀文書時聲音顫抖。

  • 皇子的親自上陣: 危機時刻,中大兄皇子不再等待,與中臣鎌足一同衝入殿內,親自持劍砍傷了蘇我入鹿。
  • 天皇的震驚與退位: 蘇我入鹿倒地後,驚恐地向皇極天皇喊冤,中大兄皇子則向天皇解釋入鹿圖謀篡位。皇極天皇在混亂中退避。最終,在皇極天皇的默許或恐懼下,蘇我入鹿被刺客斬殺。

3. 餘波:蘇我本家的滅亡

蘇我入鹿被刺後,其父蘇我蝦夷聞訊,自知大勢已去。

  • 悲劇收場: 次日,蘇我蝦夷在自家宅邸放火,自盡身亡,蘇我本家就此滅亡。

結語:從政變到「大化改新」

乙巳之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結束了蘇我氏長達半個世紀的專權統治,為日本的歷史發展清除了最大的障礙。

  • 權力移轉: 政變後,皇極天皇退位,由中大兄皇子擁立輕皇子繼位,是為孝德天皇。中大兄皇子被立為皇太子,成為國家實際的掌權者。
  • 改革啟動: 緊接著,中大兄皇子與中臣鎌足旋即宣布年號為「大化」,並發布《改新之詔》,全面推行以「公地公民」為核心、效仿唐朝律令制度的大化改新

乙巳之變不僅僅是一場宮廷政變,更是日本從氏族聯合國家邁向中央集權律令國家的關鍵分水嶺。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鎌足用果敢的行動,為日本國家的政治現代化按下了啟動鍵,影響了日本未來數百年的政治格局。

這場充滿權謀與血腥的古代政變,至今仍是日本史中最具戲劇性的篇章之一。

延伸閱讀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