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衝破「男性神話」: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的逆襲與三大艱鉅挑戰
前言:傳統媒體失準與時代思潮的轉變
前不久落幕的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總裁選舉,爆出了一個令傳統媒體跌破眼鏡的結果:高市早苗成功逆轉勝出,並預計將被國會指名為日本憲政史上的第一位女性首相。
這個結果極具震撼性。長久以來,外界普遍認為日本女性的社會地位較低,因此,高市早苗的勝選不僅打破了日本政壇的「男性神話」,也反映出傳統媒體的選情調查方式明顯滯後於時代。在傳統媒體一面倒地看好如小泉進次郎等其他候選人的情況下,高市早苗是如何突圍的?而這位作風強硬、思想保守的新首相,又將面臨哪些內政外交上的巨大考驗?
第一部:高市早苗逆轉勝的「三支箭」
高市早苗的勝選並非偶然,它精準地回應了自民黨支持者和日本社會內部的某種期待。
1. 回歸「正統保守」的訴求
高市早苗在競選過程中,始終強調要讓自民黨回歸立黨精神,即堅持傳統的保守主義路線。
- 呼應基層渴望: 長期以來,許多自民黨的傳統支持者和保守派系,渴望黨內能有一位堅定捍衛保守價值觀的領導者。高市早苗的立場,如她對靖國神社的表態(雖然這次選舉中她對是否參拜採取了相對模糊的態度,以避免過度爭議),以及她對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視(如在記者會上吟唱《萬葉集》中的和歌),都贏得了這部分選民的認同。
- 時代思潮的趨勢: 這種保守回歸的趨勢並非日本獨有。從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崛起便可見,全球社會正在經歷一波對傳統價值、國家認同和邊境管制的再關注浪潮。高市早苗關於外國移民管理、限制不當觀光客行為等言論,某種程度上呼應了社會上要求加強國家管理的隱性呼聲。
2. 策略性規避爭議性議題
不同於過去的競選風格,高市早苗這次成功地在關鍵時刻迴避了極具爭議性的議題,展現出高超的選舉策略:
- 處理靖國神社問題: 過去,她直言不諱的參拜主張曾讓她流失部分溫和派選票。本次她雖重申靖國問題的重要性,但針對「是否參拜」卻語帶保留,避免了在外交上引起中韓等國強烈反彈的風險,從而在國會議員中爭取到更多支持。
- 與黨內大老的磨合: 針對如麻生太郎等黨內元老對「減稅」的疑慮,高市早苗在競選後期減少了對激進減稅方案的論述強度,展現出願意與黨內主流派協調與團結的姿態。
3. 政策專業性與學者形象
高市早苗的一大優勢在於其「政策通」的專業形象。
- 紮實的學習態度: 她在國會資歷超過 30 年,以努力鑽研政策聞名,其部落格內容常被形容為「官僚撰寫的正式文件般專業」,面對任何問題都能提出具體、專業的見解。
- 與對手形成鮮明對比: 與主要競爭對手(如小泉進次郎在被問及經濟外交政策時常以「順應民意」、「大方向」等空泛詞語回應)相比,高市的論述展現了其長期對國家治理的深刻理解,這讓選民相信她具備帶領日本走出困境的實務能力。
第二部:三大挑戰——考驗新首相的政治手腕
儘管高市早苗成功登上首相大位,但她所面臨的挑戰比過去任何一位首相都來得複雜和艱鉅。
挑戰一:黨內派系整合與團結(內政)
這是高市早苗上任後最首要的問題。她的勝選雖然展現了個人魅力,但也暴露了自民黨內部的嚴重分裂。
- 「孤鳥」困境: 高市早苗在黨內缺乏強大派系的長期支持,性格相對耿直,不擅長政治交際。她在競選中甚至面臨黨內重量級人物(如岸田文雄、石破茂、菅義偉等前首相)的積極反對。
- 贏得選舉,輸了人心? 雖然她贏得了總裁選舉,但黨內仍有近半數議員支持其他候選人。如何說服這些反對者、整合黨內力量、與黨內大老建立有效溝通管道,將是她能否長期執政的關鍵。她寫給全體國會議員的親筆信雖然有一定效果,但長期的政治結盟與妥協才是穩定政權的基石。
挑戰二:嚴峻的外交困境與國際關係修復(外交)
高市早苗的強硬保守立場,將直接影響日本與東亞鄰國乃至美國的關係。
- 中韓關係的惡化: 由於高市早苗在歷史問題上的鮮明立場,中國和韓國對其執政必然持負面態度,東亞外交關係將可能進入一段「冰點期」。
- 日美關係的調整: 雖然高市早苗在台灣議題上表現出親台立場,並主張與美國深化合作,但她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態度並非全盤接受。她曾表示,若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不符合日本國家利益,她將要求重新談判。她的立場在國際上帶有一定程度的孤立風險。
- 缺乏經驗的補強: 相比於前任首相們豐富的外交經驗,高市早苗過往的外交資歷相對較少。如何修補與鄰國的關係,同時維繫與美國的同盟,將是其亟待解決的第二大難題。
挑戰三:帶領日本經濟走出低迷(經濟)
日本經濟長期不振,人均 GDP 甚至已被台灣超越。高市早苗在競選中將提振經濟作為核心政策。
- 通膨與價格問題: 她將面臨如何解決物價上漲(通膨)的問題,並承諾透過具體政策來改善民生經濟。
- 核心政策的實施: 如何在財政紀律與減稅政策之間取得平衡,並實現她所承諾的「讓日本更強大、更富裕」,將是考驗她政策執行力的最終試金石。
第三部:高市早苗時代下的「台日關係」展望
對於台灣而言,高市早苗的勝選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她被普遍認為是自民黨候選人中最親台的一位。
- 堅定的友台立場: 高市早苗曾公開表示,台灣是日本重要的朋友,「台灣海峽的和平對日本至關重要」。她不僅主張日本應加強自身防衛力量以維護世界和平,也期許台灣能強化國防實力。
- 「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深化: 雖然她支持「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概念,但她更進一步強調「自助者天助之」的理念,認為日本若沒有足夠的自衛準備,也難以期待盟友美國的幫助,這也同樣適用於台灣。這代表她將鼓勵台日在國防安全領域進行更實質、更深入的合作。
高市早苗時代的開啟,預示著台日關係有望在安全和經濟層面得到進一步提升。當然,她如何在強化對台關係的同時,處理好複雜的日中關係,將是一門高難度的外交藝術。
結語:新婚期後的「解散」與「美國牌」
高市早苗成功逆襲,標誌著日本政壇一個新時代的來臨。然而,她能執政多久,仍充滿懸念。
接下來,有兩大看點值得關注:
- 國會解散的時機: 在剛剛當選、支持度高漲的「新婚期」,高市早苗是否會果斷解散國會,尋求自民黨在參眾兩院取得絕對多數,以鞏固其政權基礎?
- 川普的日本行: 美國前總統川普即將訪問日本,這將是高市早苗上任後迎來的首個重大的外交考驗。她能否藉由這次高規格會面,為日美關係帶來新的轉機,並開啟新的外交溝通渠道,至關重要。
無論如何,這位強勢的女性首相已經就位。她能否兌現「讓日本更強大、更富裕」的競選承諾,歷史將會給出答案。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