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升級!Affinity Publisher 2:顛覆你的排版工作流程,從細節到效率的全面進化

重磅升級!Affinity Publisher 2:顛覆你的排版工作流程,從細節到效率的全面進化

前言

Serif 公司近日正式發布了旗下 Affinity 三部曲的重大更新——版本 2。對於平面設計師與出版專業人士而言,這不僅僅是軟體版本的迭代,更是一場工作流程的革命。其中,備受矚目的 Affinity Publisher 2 帶來了多項令人振奮的新功能,從介面優化、效率工具,到學術排版支援,全面回應了用戶的迫切需求。

本文將深入剖析 Affinity Publisher 2 的核心亮點,並透過詳盡的功能介紹與應用案例,帶領專業讀者一窺其如何從細節處精進,在效率上實現質的飛躍。


使用者介面與效能優化:煥然一新的操作體驗

新版本的介面經過了重新設計,提供了更清晰、直覺的操作環境。

  • 全新 UI 圖示:左側工具面板採用了全新的圖示設計,讓視覺更簡潔、識別度更高。
  • 圖層面板優化:圖層縮圖左側新增了圖層類型圖示,讓使用者無需點開即可快速辨識物件屬性,例如矩形、文字框或圖片框。此外,剪裁(Clipping)與遮罩(Masking)區域的標示也變得更加明確,有效減少操作失誤。
  • 介面布局調整:舊版位於「文件」選單下的「字體」與「資源管理器」,現在統一移至「視窗」選單,使功能歸類更為合理,符合大多數排版軟體的使用習慣。
  • 效能增強:除了視覺上的改變,Affinity Publisher 2 在效能上也做了顯著提升,確保處理複雜文件時依然保持流暢。

核心效率工具:大幅提升排版生產力

新版本引入了兩大核心工具,旨在解決專業排版工作中最常見的重複性任務,讓設計師能更專注於內容創作。

1. 樣式吸管工具 (Style Picker Tool)

這項功能被譽為本次更新中的「全能神級工具」。它能快速複製現有物件的樣式、格式與屬性,並應用到文件中的其他實體,確保跨頁面或跨物件的格式一致性。

  • 工作原理:樣式吸管工具的操作方式是「載入」與「卸載」。使用者只需單擊目標物件即可載入其樣式,然後可以連續點擊其他物件來套用。這意味著你無需重複選取,能大幅節省時間。
  • 應用場景
    • 排版校對:在文件設計初期或完成後,可用此工具快速檢查並統一各頁面的文字、物件格式。
    • 多重屬性複製:它不僅適用於複製單一屬性(如字體、顏色),還能一鍵複製複雜的樣式組合,例如同時包含顏色、描邊與效果的物件。
    • 效果與樣式:甚至能複製應用在物件上的效果(如陰影),或是包含多重描邊與填色的複雜外觀。

2. 自動排版功能 (Place Autoflow)

傳統排版軟體在匯入大量內容時,往往需要手動逐一放置。Affinity Publisher 2 的自動排版功能徹底改變了這一繁瑣流程。

  • 工作原理:該功能允許使用者將大量文本、PDF 或圖片內容,自動流動到預先設定好的畫框中,甚至自動產生新頁面以容納所有內容。
  • 應用場景
    • 多頁文字匯入:使用者只需將多頁文字檔案(如 Word 檔)匯入,軟體即可自動將其填滿所有文本框,若內容超載則會自動新增頁面。
    • 多圖或 PDF 匯入:這對於處理大量圖片或多頁 PDF 檔案(例如相簿、名片或型錄)尤其實用。只需選擇所有檔案,並點擊第一個預設框架,軟體就會自動將所有內容依次放入,大幅提升製稿效率。

學術與出版支援:讓專業排版更簡單

對於需要製作學術期刊、商業報告或企業文件等內容的專業人士,註釋工具 (Notes Tool) 的加入無疑是本次更新的一大福音。

  • 功能介紹:Affinity Publisher 2 支援三種註釋類型:腳註(Footnotes)旁注(Sidenotes)尾註(Endnotes)。每種註釋都由兩個部分組成:註釋參考(位於文中)和註釋正文(位於頁面底部或文件末尾)。
  • 操作與轉換
    • 使用者可輕鬆在文中插入註釋,並在獨立的註釋面板中撰寫正文。
    • 所有註釋的樣式與位置(如在文字下方或框架下方)都可以自訂。
    • 最實用的功能是,使用者能隨時將腳註轉換為尾註,或進行反向轉換,無需重新手動排版,能彈性應對不同文件的格式要求。

結語

Affinity Publisher 2 的推出,絕非僅僅是功能的堆砌,而是針對專業用戶痛點的深刻洞察。從大幅提升效率的樣式吸管工具自動排版功能,到滿足專業需求的註釋工具,每個更新都旨在簡化工作流程,將設計師從繁瑣的重複性任務中解放出來。

這款新版軟體不僅鞏固了 Affinity 在排版軟體市場的地位,也再次證明其「專業級軟體、親民價格」的產品哲學。對於追求效率、重視細節的專業工作者而言,Affinity Publisher 2 絕對是一款值得深入探索和長期使用的排版利器。它的全面進化,預示著一個更高效、更流暢的排版新時代。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