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吉他 (Jazz Guitar) 筆記

爵士吉他 (Jazz Guitar) 筆記

爵士吉他可以指兩種事物:一種是電吉他的類型,另一種則是一種爵士樂中的吉他演奏風格,它使用電放大來增加原聲吉他的音量。

歷史與演變

在1930年代初期,爵士音樂家們為了讓自己的聲音在大聲的大樂隊 (big bands) 中被聽到,開始尋求擴大音量的方法。當大樂隊中的吉他手從原聲吉他 (acoustic guitar) 轉為半原聲吉他 (semi-acoustic guitar) 並開始使用擴大器 (amplifiers) 後,這使他們能夠演奏獨奏 (solos)。爵士吉他在20世紀初期對爵士樂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儘管最早在爵士樂中使用的吉他都是原聲吉他,並且原聲吉他至今仍偶爾會被使用,但自1940年代以來,大多數爵士吉他手都使用電放大吉他 (electrically amplified guitar)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 進行演奏。

1980年代:融合與傳統的交織

到了1980年代初期,1970年代早期融合爵士 (fusion) 的激進實驗逐漸轉變為更適合電台播放的輕柔爵士 (smooth jazz) 聲音。吉他手Pat Metheny 將搖滾、藍調、鄉村和「世界」音樂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同時仍保持了咆勃爵士 (bebop)酷爵士 (cool jazz) 的堅實基礎。他同時演奏平面原聲吉他 (flat-top acoustic guitar) 和一種音色更柔和、更圓潤的電吉他,這種音色常透過一種稱為「合唱 (chorusing)」的顫音效果進行美化。

在1980年代,新傳統爵士樂派 (neo-traditional school of jazz) 試圖與過去的傳統重新連結。基於這種美學,這個時代的年輕吉他手追求一種乾淨而圓潤的音色 (clean and round tone),他們通常演奏傳統的空心拱面吉他 (traditional hollow-body arch-top guitars),不使用電子效果器,並經常透過真空管擴大器 (vacuum tube amplifiers) 進行演奏。

1990年代:拱面吉他製作的復興

隨著Bobby BroomPeter BernsteinHoward AldenRussell MaloneMark Whitfield 等樂手重新詮釋了傳統爵士吉他的聲音,拱面吉他製作 (archtop luthierie) 也隨之復興。到了1990年代初期,許多小型獨立的製琴師開始製作拱面吉他。

2000年代至今:持續演進與多元融合

進入2000年代,爵士吉他演奏持續變化。一些吉他手融入了拉丁爵士 (Latin jazz) 的影響,酸性爵士 (acid jazz) 風格的舞曲音樂則使用Wes Montgomery 的採樣,而像Bill Frisell 這樣的吉他手則繼續超越傳統分類。

如今,爵士吉他持續發展,受到技術進步和當代音樂家創造性視野的影響。回顧它從早期爵士樂隊的簡樸起源到如今電光火石般的發展,有一件事依然清晰:爵士吉他依然是音樂中創新和藝術探索精神的持久證明。


爵士吉他:拱面吉他 (Archtop Guitars)

儘管爵士樂可以用任何類型的吉他演奏,從原聲樂器到實心電吉他,例如 Fender Stratocaster,但全深度拱面吉他 (full-depth archtop guitar) 已被視為典型的「爵士吉他」。

拱面吉他的特點

拱面吉他是一種鋼弦原聲吉他 (steel-string acoustic guitars),其主要特點包括:

  • 大音箱 (big soundbox):提供豐富的共鳴和音量。
  • 拱形面板 (arched top):這也是其名稱的由來,有助於聲音的投射。
  • 小提琴風格的 F 型音孔 (violin-style f-holes):與小提琴的音孔類似,有助於聲音的傳播。
  • 「浮動琴橋 (floating bridge)」:琴橋不直接固定在琴身上,而是靠琴弦張力固定,這也影響了音色。
  • 磁性 (magnetic) 或壓電 (piezoelectric) 拾音器:用於將吉他聲音轉換為電信號,以便透過擴大器放大。

早期的爵士吉他製造商包括 GibsonEpiphoneD'AngelicoStromberg

電氣化與音色塑造

電吉他需要插入吉他擴大器 (guitar amplifier),以使其音量足以用於演奏。吉他擴大器通常配備均衡器控制 (equalizer controls),吉他手可以透過強調或減弱某些頻率範圍來改變樂器的音色。

殘響效果 (reverb effects),通常也包含在吉他擴大器中,長期以來一直是爵士吉他音色的一部分。特別是自1970年代爵士融合 (jazz fusion) 時代以來,一些爵士吉他手也開始使用效果踏板 (effects pedals),例如破音踏板 (overdrive pedals)合唱踏板 (chorus pedals)哇音踏板 (wah pedals)

琴弦與結構

爵士樂中最早使用的吉他都是原聲吉他,後來逐漸被典型的雙雙線圈拾音器 (humbucking pickups) 電氣配置所取代。在1990年代,爵士吉他手對配備浮動拾音器的原聲拱面吉他重新產生了興趣。

最初的原聲拱面吉他旨在增強音量:因此它們設計用於相對較重的吉他弦 (guitar strings)。即使在電氣化成為常態之後,爵士吉他手仍然繼續使用0.012英吋或更粗的琴弦 (0.012" gauge or heavier),原因在於音色,並且他們也偏好平捲弦 (flatwound strings)

拱形面板可以由一整塊實木雕刻 (solid piece of wood that is carved) 成拱形,或者由層壓木材 (laminated wood)(基本上是一種膠合板)壓制 (pressed) 成形。雲杉 (Spruce) 常用於面板,而楓木 (maple) 則用於背板。

拱面吉他可以是大量生產 (mass-produced) 的,例如 Ibanez Artcore 系列,也可以由製琴師 (luthiers) 手工製作,例如 Robert Benedetto


爵士吉他演奏風格

爵士吉他演奏風格包括:

  • 伴奏 (Comping):使用爵士和弦音形 (jazz chord voicings) 來為歌曲旋律或其他音樂家的獨奏即興演奏提供和弦伴奏。在某些情況下,也會演奏行進貝斯線 (walking bass lines)
  • 即興演奏 (Blowing):在爵士和弦進行上進行即興創作 (improvising),並融入爵士風格的樂句 (jazz-style phrasing)裝飾音 (ornaments)

爵士吉他:音樂元素解析

爵士吉他之所以獨特,在於其對節奏和和聲的精妙運用。以下是這些核心音樂元素的詳細說明:

節奏 (Rhythm)

爵士節奏吉他演奏通常非常具有層次感 (textural),並包含大量奇特拍號 (odd-meter playing) 的運用,以及難以按壓的異國和弦 (exotic, difficult-to-fret chords)

  • 拍點運用:4/44/4 拍中,吉他手常見的演奏方式是在第 22 拍以及第 44 拍的半拍(或稱「and」)上演奏,形成 2.52.5 拍的間隔。
  • 提前演奏: 爵士吉他手可能會「提前」於拍點演奏和弦,也就是在實際和弦變換前一個搖擺八分音符 (swung eighth note) 就彈奏和弦。
  • 非重複性節奏: 和弦通常不會像搖滾節奏吉他手那樣以重複的節奏模式演奏。

和聲 (Harmony)

爵士吉他手運用其豐富的和聲知識 (knowledge of harmony)爵士樂理 (jazz theory) 來創造獨特的爵士和弦「音形 (voicings)」

  • 和弦音形核心: 這些音形通常強調和弦的三音 (3rd)七音 (7th)
  • 複雜音形: 更複雜的和弦音形還可能包含和弦的九音 (9th)十一音 (11th)十三音 (13th)
  • 變化和弦: 在一些現代爵士樂風格中,樂曲中的屬七和弦 (dominant 7th chords) 可能包含變化九音 (altered 9ths) (可以降半音,稱為「降九音 flat 9th」,或升半音,稱為「升九音 sharp 9th」);十一音 (11ths) (升半音,稱為「升十一音 sharp 11th」);以及十三音 (13ths) (通常降半音,稱為「降十三音 flat 13th」)。

爵士吉他手需要學習一系列不同的和弦,包括:

  • 大七和弦 (major 7th)
  • 大六和弦 (major 6th)
  • 小七和弦 (minor 7th)
  • 小/大七和弦 (minor/major 7th)
  • 屬七和弦 (dominant 7th)
  • 減和弦 (diminished)
  • 半減和弦 (half-diminished)
  • 增和弦 (augmented chords)

此外,他們還需要學習和弦轉換 (chord transformations) (例如上述的「變化屬和弦 alt dominant chords」)、和弦替換 (chord substitutions)再和聲技巧 (re-harmonization techniques)。一些爵士吉他手還會利用他們的爵士音階和和弦知識來提供行進貝斯式 (walking bass-style) 的伴奏。

爵士吉他手會學習如何在各種不同的和弦進行 (chord progressions) 上演奏這些和弦,這些進行在爵士樂中非常常見:

  • 無處不在的 ii-V-I 進行
  • 爵士風格的藍調進行 (jazz-style blues progression):與藍調風格的 1212 小節進行不同,它每小節可能有兩個或更多和弦變化。
  • 小調爵士風格藍調形式 (minor jazz-style blues form)
  • 基於 I-vi-ii-V 的「Rhythm Changes」進行
  • 爵士謠曲 (jazz ballads)爵士標準曲 (jazz standards) 中使用的各種富含轉調的和弦進行 (modulation-rich chord progressions)

吉他手也可能學習在1970年代的爵士拉丁 (jazz-Latin)爵士放克 (jazz-funk)爵士搖滾融合 (jazz-rock fusion) 音樂中使用的和弦類型、掃弦風格和效果踏板 (effects pedals) (例如合唱效果器 chorus effect模糊效果器 fuzzbox)。

旋律 (Melody)

爵士吉他手將音階和琶音模式這些基本組成部分融入平衡的節奏和旋律樂句中,從而構成連貫的獨奏。

  • 模仿管樂器: 爵士吉他手經常試圖將管樂器(如薩克斯風手)那種自然呼吸感和圓滑連奏 (legato phrasing) 融入他們的旋律樂句中。
  • 律動與搖擺: 此外,爵士吉他手的即興獨奏必須具備節奏感和「時間感 (timefeel)」,以創造「搖擺感 (swing)」和「律動 (groove)」。最有經驗的爵士吉他手會學習用不同的「時間感」演奏,例如「提前於拍點演奏 (ahead of the beat)」或「落後於拍點演奏 (behind the beat)」,以創造或釋放張力。
  • 風格化裝飾音: 爵士吉他風格的另一個方面是使用符合風格的裝飾音,例如倚音 (grace notes)滑音 (slides)悶音 (muted notes)。爵士樂的每個次流派或時代都有不同的裝飾音,這些裝飾音是該次流派或時代風格的一部分。爵士吉他手通常透過聆聽特定風格或爵士時代的著名錄音來學習適當的裝飾風格。
  • 借鑒與創新: 有些爵士吉他手也會借鑒其他爵士樂器的裝飾技巧,例如 Wes Montgomery 借鑒了爵士鋼琴演奏中平行八度 (parallel octaves) 演奏旋律的技巧。爵士吉他手還必須學習如何加入經過音 (passing tones),並利用「導音 (guide tones)」和弦音 (chord tones) 來構建他們的即興演奏。
  • 融合時代的影響: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隨著爵士搖滾融合 (jazz-rock fusion) 吉他演奏的興起,爵士吉他手融入了搖滾吉他的獨奏方法,例如基於 Riff 的獨奏 (riff-based soloing) 以及對五聲音階 (pentatonic)藍調音階 (blues scale) 模式的運用。一些吉他手使用了受 Jimi Hendrix 影響的破音 (distortion)哇音 (wah-wah effects) 來獲得持續而厚重的音色,甚至使用了快速的吉他速彈 (guitar shredding) 技巧,例如點弦 (tapping)搖桿彎音 (tremolo bar bending)。吉他手 Al Di Meola 於1974年隨 Return to Forever 樂團開始他的職業生涯,他是最早以「速彈 (shred)」風格演奏的吉他手之一,這種技術後來被用於搖滾和重金屬演奏中。Di Meola 使用交替撥弦 (alternate-picking) 在他的獨奏中演奏非常快速的音符序列。

即興演奏 (Improvisation)

當爵士吉他手即興演奏時,他們會使用與樂曲和弦進行相關的音階 (scales)模式 (modes)琶音 (arpeggios)

  • 即興方法的演變: 即興演奏的方法自爵士吉他最早的時代以來就發生了變化。在搖擺樂時代 (Swing era),許多獨奏者透過用裝飾音和經過音來潤飾旋律,來「憑耳朵 (by ear)」即興演奏。然而,在咆勃樂時代 (bebop era),快速的節奏和複雜的和弦進行使得「憑耳朵」演奏變得越來越困難。
  • 和弦變化即興: 與薩克斯風手和鋼琴手等其他即興演奏者一樣,咆勃樂時代的爵士吉他手開始使用音階(全音階、半音階等)和琶音來在和弦變化上即興演奏 (improvise over the chord changes)
  • 圍繞和弦/音階關係: 爵士吉他手傾向於圍繞和弦/音階關係 (chord/scale relationships) 進行即興,而不是重新加工旋律,這可能是由於他們在伴奏角色中對和弦的熟悉度所致。
  • 樂句學習: 即興旋律想法的一個來源是轉錄 (transcribing) 錄音中的即興獨奏。這為爵士吉他手提供了「樂句 (licks)」、旋律樂句和想法的來源,他們可以完整或變體地融入其中,這是向老一輩樂手學習的既定方式。

當然可以!以下是精心挑選、活躍於近年國際樂壇的當代爵士吉他手(10–20位),涵蓋傳統、現代、融合、實驗等不同風格,適合聆聽、學習或作為編曲/音色參考:


🎸 當代傑出爵士吉他手推薦(活躍中)

吉他手 特色 代表作 / 推薦專輯
John Scofield 融合、放克、藍調、後現代 Überjam, Country For Old Men
Pat Metheny 抒情、融合、空間感,ECM 標誌人物 Bright Size Life, Secret Story
Julian Lage 新生代旗艦,技術高超、音色溫暖,兼顧傳統與現代 Modern Lore, View With A Room
Kurt Rosenwinkel 現代和聲、廣闊音場、電子元素 The Remedy, Star of Jupiter
Gilad Hekselman 現代美學、優美旋律與自由即興 Ask For Chaos, Homes
Mike Moreno 和聲豐富、線條優美、現代主流爵士 Lotus, Another Way
Peter Bernstein 傳統直系、Swing、Bebop 味濃 Signs Live!, Let Loose
Lage Lund ECM 派、空靈、實驗性強 Terrible Animals, Idlewild
Bill Frisell 民謠、實驗、氛圍、Ambient 爵士代表 Blues Dream, Nashville
Adam Rogers 技巧派、Bebop與現代交融 Apparitions, Dice
Lionel Loueke 非洲音樂與爵士融合、音色獨特 Karibu, HH
Jonathan Kreisberg Bebop、Post-Bop與現代元素融合 Shadowless, Wave Upon Wave
Mary Halvorson 自由即興、前衛、實驗吉他代表 Code Girl, Amaryllis
Miles Okazaki 理論派,獨奏、複音與和聲探究高手 Trickster, Work (Complete Thelonious Monk)
Romain Pilon 現代直拍,歐洲風格濃厚 Copper, Falling Grace
Nir Felder 融合、放克、搖滾元素混入現代爵士 Golden Age, II
Jakob Bro 北歐派、氛圍感、極簡美學 Gefion, Returnings
Gilad Hekselman 現代與傳統兼顧,旋律性與情感俱佳 Far Star, This Just In
Ben Monder 氣氛、Ambient、後現代流派 Amorphae, Hydra
Rez Abbasi 印度音樂與爵士融合 Unfiltered Universe, Snake Charmer

🎧 新手推薦起點

  • 抒情現代爵士:Julian Lage – View With A Room
  • 後現代實驗:Kurt Rosenwinkel – Star of Jupiter
  • 傳統 Swing Bebop:Peter Bernstein – Let Loose
  • 音景氛圍派:Bill Frisell – Blues Dream
  • 非洲融合:Lionel Loueke – Karibu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