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食農教育的實踐指南:從理念到行動
前言
食農教育致力於深化人與食物、人與土地的關係,從食物的源頭到消費行為,連結農業、環境與健康飲食的議題,並強化對農業的認識和支持。從了解飲食文化,到珍惜食物、促進永續發展,食農教育希望在國民心中扎根,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
食農教育法
目的
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的連結,促進健康飲食習慣和農業文化的傳承,並支持農漁村、農業及環境的永續發展。
農業
根據【農業發展條例】,農業涵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生產、加工與休閒活動。主責機關為農業部。
- 一級農業:台灣農產地圖
- 二級加工業
- 三級行銷
- 六級產業 = 1+2+3(生產、加工、販售一體化)
飲食:確保健康飲食
參見【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及【健康九九】。主責機關為衛生福利部。
- 三大營養素比例:蛋白質10-20%、脂質20-30%、碳水化合物50-60%
- 六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豆魚蛋肉、乳品、蔬菜、水果、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 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環境
根據【環境基本法】,環境涵蓋所有影響人類生存的自然資源,主責機關為環境部。
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是指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人需求。負責機構為【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食農教育定義
食農教育是一個引導國民瞭解從農業生產、加工到食物選擇、剩食處理等全過程的教育,強調飲食、環境與農業的連結,增進國民健康,並促進農業與環境的永續發展。
六大方針
-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推動食農教育,增加國民對本地農產品的支持。
-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建立均衡飲食習慣,增進國民健康。
-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減少食物浪費,支持食品與糧食安全。
-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理解在地飲食文化,推動健康、永續的飲食生活。
-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瞭解農業生產知識與友善生產方式。
-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促進在地生產與消費,支持農業的永續發展。
農產品與均衡飲食
全榖雜糧類
例如:白米飯、糙米、全麥饅頭、甘藷、紅豆等。
豆魚蛋肉類
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選擇豆製品、魚類與海鮮等較健康的選擇,避免油炸及加工食品。
乳品類
補充鈣質及蛋白質,每天建議喝240毫升奶類,特別適合年長者及孩童。
蔬菜類
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有助於腸道健康並提供植化素。
水果類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可依季節選擇適合的水果,如春季的梅子、草莓,夏季的西瓜、鳳梨等。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建議選擇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品,如橄欖油,每日食用約4-5茶匙。
零飢餓政策
零飢餓計畫包括三大面向
- 糧食安全:確保所有人能穩定獲得糧食。
- 營養健康:提倡均衡飲食,促進全民健康。
- 食物浪費減量:減少食物浪費,保護自然資源。
零飢餓計畫包括三大策略
- 資源合理分配:確保農業生產和食物供應的平衡。
- 支持小農:幫助弱勢農民增強農業生產力。
- 可持續生產:推動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方式。
認識三章一Q
三章一Q(農產品之產地來源、品質、交易的標章)保證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品質。
資源
---
希望這些資訊能為您在食農教育上的實踐提供啟發和支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