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環境法_葉俊榮

課程簡介

  • 中文課程名稱:環境法
  • 英文課程名稱:Environmental Law
  • 授課教師:葉俊榮
  • 開課單位:法律學系 台大開放式課程
  • 建立日期:2021 年 2 月
  • 課程概述: 本課程目標在於讓同學瞭解環境問題背後的制度面因素及其如何影響環境現況與發展。課程名稱雖為「環境法」,但內容並不以法律為限,而是涵蓋環境問題的成因、因應制度及執行成效的評估與檢討,強調法律制度與環境問題的整體界面。課程內容結合生態、經濟、政策、科技等面向,作政策與法律的分析與探討,並以臺灣實際面臨的環境制度問題作為探討對象。本課程討論的主題包括:環境議題的發展歷程、環境權的論爭、環境立法、環境管制結構、環境影響評估、環境訴訟、環境責任,以及國際環境議題等。
  •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在於讓同學瞭解環境問題背後的制度面因素及其如何影響環境上的現況。雖然是法律課程,但希望同學能知道法律制度背後的經濟社會與政治因素與考量。

單元 1.環境惡化、環境問題與環境法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認識課程
  • 00:12:22 單元前言
  • 00:14:12 1. 臺灣的環境案例:街頭與法院
  • 00:23:39 2. 環境惡化的成因:變動因素論與功能失調論
  • 00:30:23 3. 環境問題的四大特色
  • 00:37:48 4. 環境問題的因應方向
  • 00:37:48 4. 環境問題的因應方向
  • 00:39:59 5. 法律面對環境問題擔任的角色:環境法的範疇與任務
  • 00:42:52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2.環境議題的發展與法律的角色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5:30 6. 環境議題的全球發展與面向:從啟蒙到大國崛起
  • 00:22:47 7. 環境管制的第一波挑戰:從命令控制到改革環境主義
  • 00:34:14 8. 環境管制的第二波挑戰:三種極端生態主張對環境管制帝國的挑戰
  • 00:54:47 9. 環境議題發展的臺灣面向:典範轉移與量能建構
  • 01:35:28 10. 臺灣與全球對話下的環境法
  • 01:44:49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3.環境法的權利論:解構與再建構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6:00 11. 傳統環境權的內涵與特色
  • 00:16:53 12. 憲法位階環境權
  • 00:46:02 13. 程序參與為本位的環境權
  • 00:59:30 14. 法院與環境權
  • 01:03:43 15. 法律管制下的環境權
  • 01:26:10 16. 以環境權實現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正義
  • 01:33:50 單元小結
  • 01:35:45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4.污染的管制與程序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3:37 17. 環境的管制結構與管制者
  • 00:14:41 18. 多元的環境管制工具
  • 00:31:27 19. 多重的執行手段:刑罰與行政制裁
  • 00:51:40 20. 環境決策的多元網路:行政、立法、司法與市民社會
  • 01:05:23 21. 環境決策的多元網路:國際連結與公私部門交匯
  • 01:14:57 22. 科技官僚、政治運作與法律機制
  • 01:28:53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5.環境立法與執行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5:34 23. 環境立法的形成、功能與決策模式
  • 00:27:14 24. 環境立法動因:臺灣實踐
  • 00:47:10 25. 立法模式與環境「基本法」
  • 01:11:55 26. 臺灣近年的重要環境立法
  • 01:25:47 單元小結
  • 01:33:27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6.環境行政的程序建構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16:03 27. 正當法律程序的功能與基礎
  • 00:24:03 28. 環境行政程序的設計與組合
  • 00:39:27 29. 環境行政的資訊基礎:公私部門主導面向
  • 00:53:27 30. 臺灣聽證制度的發展與分析
  • 01:01:14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7.環境司法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1:40 31. 環境問題的可司法性
  • 00:16:07 32. 司法處理環境議題的正當性基礎
  • 00:22:25 33. 法院在環境議題的角色與功能
  • 00:40:40 34. 臺灣的環境訴訟實踐
  • 01:13:31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8.傳統命令控制的環境管制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6:16 35. 命令控制式環境管制的發展與生成背景
  • 00:14:00 36. 命令控制式環境管制的內涵
  • 00:16:50 37. 對命令控制式環境管制的反省
  • 00:19:06 38. 命令控制的未來:從「去管制」到「重新管制」
  • 00:22:50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9.改革環境主義:協商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3:14 39. 協商在環境議題上的定位
  • 00:15:30 40. 環境協商運用與實踐:環保標準
  • 00:30:57 41. 環境協商運用與實踐:環境保護協議書與行政管制
  • 00:50:38 42. 全球議題下的協商式環境主義
  • 00:57:00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10.改革環境主義:經濟誘因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1:22 43. 以市場經濟作為公共治理的機制
  • 00:12:34 44. 經濟誘因的理論依據
  • 00:19:35 45. 經濟誘因相對於命令控制的優勢
  • 00:48:15 46. 對於經濟誘因的潛在批判:花錢就可污染?
  • 00:55:46 47. 經濟誘因的制度設計與執行
  • 01:27:19 48. 經濟誘因在全球治理的運用
  • 01:34:53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11.環境影響評估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7:12 49. 環評的起源與原初功能
  • 00:28:31 50. 環評的運用與國際擴展
  • 00:42:12 51. 臺灣環評的立法背景與制度特色
  • 00:56:38 52. 臺灣環評制度的困境與改革
  • 01:11:02 53. 環評的普遍性與脈絡性
  • 01:27:46 54. 環評在個別領域的實踐:以軍事行為為例
  • 01:31:46 55. 政策環評:發展與走向
  • 01:40:46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12.環境糾紛處理與環境責任的建構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1:54 56. 環境糾紛的特色與演變
  • 00:18:22 57. 環境糾紛的制度內與制度外處理
  • 00:30:14 58. 公害糾紛處理法的形成與發展
  • 00:35:49 59. 環境損害賠償的制度功能
  • 00:38:16 60. 現行的環境責任制度的形貌與功能
  • 00:51:12 61. 現行環境責任機制的變遷與重構
  • 01:36:36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13.污染的管制與程序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1:26 62. 污染與管制
  • 00:07:38 63. 空氣汙染的管制
  • 00:27:59 64. 水汙染的管制
  • 00:31:34 65. 廢棄物的管制
  • 00:41:24 66. 毒性化學物質的管制
  • 00:47:26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14.自然保育的管制與程序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2:25 67. 自然保育
  • 00:08:09 68. 自然資源的管制
  • 00:27:28 69. 野生動物的保育
  • 00:39:38 70. 國家公園
  • 01:04:05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15.海岸的管制與程序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1:20 71.「國土三法」— 國土計畫法
  • 00:16:47 72.「國土三法」— 濕地保育法
  • 00:20:42 73. 海岸管制的特殊性
  • 00:25:17 74. 島嶼生態與海岸管理
  • 00:34:56 75. 動態的海岸管理:規範與事實的互動
  • 00:47:46 76. 海岸管制的反思
  • 00:49:48 77.「國土三法」— 海岸管理法
  • 00:53:58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16.土壤與地下水的管制與程序:從污染管制到土地正義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2:08 78. 土壤污染問題的特性
  • 00:14:34 79. 土壤污染事件 — RCA 案
  • 00:37:52 80. 土壤污染的防制與立法:美國愛渠事件
  • 00:45:48 81. 臺灣土污法的立法過程與現況
  • 00:55:00 82. 土壤污染責任體系未來的規劃
  • 00:58:29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17.全球環境議題與規範的發展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7:07 83. 全球環境惡化:八大環境問題
  • 00:12:34 84. 全球環境會議:里約地球高峰會
  • 01:04:52 85. 兩種國際環境規範
  • 01:11:42 86. 國際環境議題的規範化
  • 01:19:13 87. 國際環境議題的決策模式
  • 01:27:57 88. 國際環境議題下的臺灣
  • 01:33:22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18.氣候變遷的全球治理:國際規範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4:08 89. 氣候變遷的國際決策與規範
  • 00:23:16 90. 氣候變遷治理模式的變遷
  • 00:35:03 91. 氣候變遷與能源
  • 00:51:10 92. 全球氣候變遷的巨災風險
  • 01:05:43 93. 氣候變遷的弔詭與反省
  • 01:29:20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19.永續發展的理念與制度條件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5:08 94. 永續發展的意義
  • 00:39:25 95. 永續發展的決策理性
  • 00:51:03 96. 永續發展的制度條件
  • 00:59:52 97. 永續發展的法規範化
  • 01:03:37 98. 永續發展的實踐
  • 01:13:35 版權聲明 ~ ENDING

單元 20.環境法的挑戰與發展

  • 00:00:00 OPENING ~ 單元名稱
  • 00:00:15 單元前言
  • 00:00:58 99. 動態發展演變的環境法
  • 00:16:35 100. 環境法的國際化
  • 00:24:15 版權聲明 ~ ENDING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德國教育見學之旅

德國教育見學之旅 前言 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美術、音樂、哲學、電影等,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而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上百處,世界最早設立國民教育系統的國家之一就是現代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王國(Königreich Preußen,1701-1918) ,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創立於1919年,是位於德國司徒加特的華德福阿斯托里亞捲菸廠為員工子弟建立的一所學校 。 因此在雲林縣校長協會陳校長在推動本計畫時,我就一直表明參加意願,因為德國有我一直很欣賞的名人,如:萊布尼茲(1646-1716)的單子論、康德(1724-1804)的三大疑問、貝多芬(1770-1827)的田園交響曲、馬克思(1818-1883)的異化論、尼采(1844-1900)的上帝已死…等等,相較於美國,我反而比較更想認識豐富歐陸文化的德國。 此外,德國在推動淨零排放與永續發展的部分,更是我關心的重點,因此還特別去買了【 Nikon Z30 16-50mm+50-250mm 雙鏡組 無反相機 Vlog影音戶外組 】,希望此行能用環境教育輔導團召集人的角度,藉由實地參訪真實瞭解其推動現況,返國後將心得與國內學校分享。 參訪重點 德國教育見學之旅--文化篇 德國歷史、文化、建築之我見 德國教育見學之旅--教育篇 德國學制(Bildungssystem in Deutschland)簡介 小學(Grundschule):哈默爾堡公立小學 Grundschule am Mönchsturm (Simone Albert 校長) Mittelschule:巴特基辛根初級中學 Anton-Kliegl-Mittelschule ( Hans-Jürgen Hanna 校長) 實用專科中學(Realschule):哈莫爾堡實用專科中學 Jakob-Kaiser-Realschule (Christian Buchner 校長) 文理中學(Gymnasium):巴特基辛根文理中學 Jack-Steinberger-Gymnasium (Markus Arneth 校長) 職業學校 (Berufsschule):巴特基辛根職業學校 Staatliche Berufsschule (Kathrin Maywald

基礎德語

基礎德語 德語(Deutsch),是印歐語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門語言。以將其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數量計,是世界第六大語言。以德語為母語者現在主要分布在德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奧地利(德語:Republik Österreich)、瑞士(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東部、列支敦斯登(德語: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和盧森堡(盧森堡語:Groussherzogtum Lëtzebuerg)。 16世紀,馬丁·路德(德語: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為了推動德意志宗教改革,將《聖經》翻譯成德語的一種方言,為德語的統一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路德聖經》所使用的德語方言,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普及,成為後來標準德語的基礎。馬丁·路德翻譯的聖經在宗教改革時期得到了廣泛傳播,為現代德語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781年約翰·克里斯多福·阿德隆(德語:Johann Christoph Adelung,1732年8月8日—1806年9月10日)出版了第一部德語字典。1852年起雅各布·格林(德語:Jacob Ludwig Carl Grimm,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和威廉·格林(德語:Wilhelm Carl Grimm,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兄弟開始編輯最廣泛的德語字典。這部著作一直到1960年才完工。 教學網站 初階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語言學習 >> 德語 >> 德心應手 ,共60集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語言學習 >> 德語 >> 基礎德文範本 ,共188集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語言學習 >> 德語 >> 開心學德語一 ,共107集 進階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語言學習 >> 德語 >> 中級德文範本 ,共148集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語言學習 >> 德語 >> 開心學德語二 ,共156集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我讀老子:《素說經典—道德經》

我讀老子:《素說經典—道德經》 緣起 關於我與老子 回顧年少之時,已然對老子有興趣,或者可言,是對哲學有興趣,對「我是誰?從何而來?要往哪裡去?」等大哉問有興趣,因此各種哲學、宗教乃至於奇聞軼事、外星人等資訊,都是我有興趣閱讀及探究的問題。 然而老子一書,年少的我,或許因為人生經歷不夠而讀不懂,但在過中年後,再讀傅佩榮、南懷瑾、王邦雄、陳鼓應、乃至於呂尚等前輩的解讀中,不管是從儒家、佛家或外星人的理論,都可了解一個最核心的問題,現在我們讀的老子是經過歷代許多人修改過的,不見得是原本的樣子。 於是我恍然大悟,蘇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沒有著作,其言論是柏拉圖(前429年—前347年)等後世學者所記錄;孔丘(前551年—前479年)的《論語》,是由其弟子所的筆記彙編而成,南宋朱熹(1130年—1200年)又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輯為四書,作為教本;耶穌(約前4年—公元33年)沒有著作,其言行紀錄《新約聖經》絕大部分內容是由猶太人基督徒所寫。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前563/480年—前483/400年)沒有著作,第一次結集,是佛陀入滅之後,在弟子大迦葉尊者的領導下,優波離尊者誦出波羅提木叉(律藏)、阿難尊者誦出經藏。 所以現行《老子》或《道德經》一書,真是老子寫的嗎?如果真如傳聞所言,是「關令」尹喜在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前,將老子攔住,並邀請作客,向他請教周禮,那《老子》一書會不會是當時的紀錄或筆記?這筆記經過背誦或抄錄,會不會有錯字? 那當時尹喜問了老子什麼問題?老子又回答了什麼內容?再則,老子真實得核心思想又是什麼? 關於老子 老子(楚共王20年,前571年—楚惠王十八年​​,前471年),確切出生地不詳,關於老子故里的文字記載更是少之甚少,最早見於司馬遷《史記•老子列傳》記載老子的出生地是在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屬河南省鹿邑縣。 老子曾於東周春秋時周朝守藏室任柱下史。柱下史,周秦官名,相當於漢以後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柱下史是掌管中央的奏章、檔案、圖書、計籍以及地方上報的材料的官職,後被人們沿用作為御史的代稱。《史記·卷九十六·張丞相傳》:「秦時為御史,主柱下方書」;司馬貞《索隱》:「周、秦皆有柱下史,謂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恆在殿柱之下,故老子為周柱下史。」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