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筆記:《臺灣文化志》:窺探臺灣歷史的民族誌經典
《臺灣文化志》是日本知名人類學家伊能嘉矩(1867-1925)集其一生心血,在臺灣進行長期調查的集大成之作。本書涵蓋了從荷蘭、鄭氏、清領到日治初期的臺灣歷史,對地理、族群、文化、社會、宗教等層面進行了全面的探索。這部著作不僅是一部歷史書,更是奠定臺灣研究基礎的民族誌經典。
關於本書:跨越時代的學術巨擘
《臺灣文化志》於1928年出版,是伊能嘉矩在臺灣30多年的調查成果總結。他於1895年隨日本近衛師團來臺,此後便將畢生精力投入於臺灣的田野調查與研究。這部作品的原版共三卷,內容包羅萬象,涵蓋了:
- 政治沿革:從荷蘭與鄭氏時期的統治,到清朝與日治時期的行政變遷。
- 社會與族群:詳細記錄了平埔族、原住民族、漢人的分布、習俗與互動。
- 宗教信仰:探討了臺灣的民間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發展。
- 經濟與教育:記錄了不同時期的經濟活動、產業發展與教育體系的建立。
「全新審定版」是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翻譯,並由大家出版發行,其特色在於:
- 忠於原典:譯者團隊重新校訂,並在 footnotes 中加入了詳細的考證與註解,力求忠實地呈現伊能嘉矩的原始用語與史觀,而非簡單的現代化翻譯。
- 專文導讀:新版增加了學術專文導讀,幫助讀者在閱讀前建立更全面的歷史與學術背景,理解伊能嘉矩在當時的歷史位置與研究方法。
- 珍貴的時代紀錄:伊能嘉矩的研究方法結合了文獻爬梳與田野踏查,他所保存的許多資料,在當時動盪的年代極為珍貴,為後來的臺灣研究提供了無可取代的參考依據。
本書核心價值:重塑臺灣歷史的視角
《臺灣文化志》的出版,為我們理解臺灣歷史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 奠定臺灣研究的基礎:這本書是第一部以全面且系統性的民族誌視角,來描繪臺灣社會的著作。其豐富的內容與嚴謹的學術方法,為後來的臺灣史與人類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被譽為「臺灣學」的起點。
- 呈現多元族群的互動:不同於以漢人為主體的傳統歷史敘事,伊能嘉矩廣泛記錄了臺灣原住民族與平埔族的生活、語言與習俗。這使得讀者能夠從更全面的角度,了解臺灣島上各族群如何長期互動、衝突與融合。
- 重新認識殖民者的角色:這本書讓我們得以重新審視殖民者在歷史中扮演的角色。雖然伊能嘉矩是日治時期的官員,但他的著作超越了單純的殖民宣傳,展現出高度的學術熱情與客觀性,這也正是本書在後殖民時代仍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關鍵。
閱讀心得:向作者請益
伊能嘉矩的《臺灣文化志》無疑是一部臺灣學術史上的里程碑。透過他深入實地的調查與細緻的田野記錄,這本書構建了臺灣從荷蘭時期到日治時期最詳盡的歷史圖像。其研究廣泛涉及政治、社會、經濟等層面,是了解臺灣歷史與文化的無價文獻。對於所有希望深入探究臺灣歷史、理解臺灣多元文化根源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絕對是不可錯過的經典。
關於本書
- 書名:臺灣文化志 (全新審定版)
- 英文書名:Taiwan Cultural History
- 作者:伊能嘉矩
- 譯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6日
- 出版社:大家出版
- ISBN:9789869534284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