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鬼門關走一回的領悟:一場關於健康、財富與幸福的「本質思考」
前言:當生命清單,被死亡的陰影照亮
2018年的父親節前夕,母親毫無預警地離開人世。她的離去,像一道晴天霹靂,讓我第一次真實地面對生命的無常。當時我天真地以為,這只是個案,是她不遵醫囑、輕信偏方的結果。我從未想過,命運的齒輪,也將同樣的考驗轉向了我自己。
2020年,我被診斷出高血壓;2021年,更經歷了「主動脈剝離」的生死關頭。躺在加護病房時,那些關於「主動脈剝離」、「存活率不高」的冰冷字眼,像一把手術刀,劃開了我對生命的輕忽。我這才驚覺,那些年輕時揮霍的資本、那些以為可以靠吃藥解決的健康問題,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將我推向懸崖邊。
從鬼門關走一回後,我決定不再被動地回應人生,而是主動地設計未來。我開始運用在職場所學的系統思考、批判思考與本質思考,為自己的第三人生,打造一個更為精準與永續的藍圖。今天,我想分享這份關於「健康財富」的重生筆記。
第一幕:重塑健康,一場關於「系統」的自我革命
過去,我總將健康問題視為單一事件:高血壓就吃藥,肥胖就少吃。然而,經過這次生死劫,我意識到健康是一個環環相扣的複雜系統。單一的解決方案,無法應對系統性的問題。
1. 健康飲食:用系統思考優化你的燃料
我將飲食視為一個「能量輸入系統」。我不再盲目跟風,而是運用系統思考,分析不同食物對身體的影響。我意識到,高纖維的全穀類、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以及優質蛋白質,是維持身體正常運轉的「核心燃料」。我設計了一份可持續執行的飲食計畫,並透過批判思考,篩選網路上的錯誤資訊,確保我的營養攝取是科學且合理的。
2. 超慢跑:用本質思考,找到運動的真諦
「超慢跑」成為我的首選。我運用本質思考,反問自己:「我運動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是為了炫耀速度?還是為了維持健康、釋放壓力、並享受過程?當我找到運動的真諦後,便能將它融入我的日常,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即使面對疲勞或天氣不佳,也能堅持下去。
3. 充足睡眠:用批判思考,管理你的「充電時間」
我過去對睡眠不以為意,認為只要能撐過白天就好。但透過這次反思,我了解到「充足睡眠」是維持身體這台複雜機器正常運轉的「核心維護」。我運用批判思考,戒斷了睡前滑手機的壞習慣,並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為了身體,更是為了讓大腦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修復與整理,以應對明天的挑戰。
第二幕:規劃財務,一場關於「時間自由」的哲學思考
當健康得到保障,我開始重新審視我的「財富人生」。我運用本質思考,反問自己:「我追求財務自由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揮霍?還是為了獲得時間的自由,去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
1. 投資理財:本質思考與風險管理
我將投資視為一場時間的複利遊戲。我運用本質思考,回歸投資的核心:穩健增值與風險規避。我將資金分散配置於低風險的 ETF 與儲蓄型保險,並逐步建立被動收入來源。我學會設置停損點,不再被短期的市場波動所左右,而是專注於長期的價值增長。
2. 退休規劃:用系統思考整合你的財富版圖
我將退休視為人生的第三個階段。我運用系統思考,將政府年金、公司退休金、以及我的被動投資收入,整合為一個穩定的「退休收入系統」。這個系統的目標不僅僅是維持生存,更是確保我能擁有足夠的時間與財力,去從事我熱愛的事情,例如經營我的 Beein' Farm,或是為我的 Thinkin' Library 創作內容。
第三幕:通往幸福,一場關於「內外兼修」的旅程
最終,我將健康與財富這兩個維度,與「幸福」這個更高層次的目標相連結。我意識到,真正的幸福,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如何平衡與貢獻。
我將系統思考、批判思考與本質思考,應用於我的生活,讓我在健康、財富與心靈之間取得了平衡。我開始培養感恩與接納的心態,並透過正念與冥想,讓內心更為平和。
更重要的是,我堅信個人成長與社會貢獻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聯。我開始參與志願服務與社區活動,透過分享我的經驗,將這份幸福傳遞給身邊更多人。我意識到,一個人的重生,可以成為一個社區的希望。
結語:從「求生」到「共好」的蛻變
從鬼門關走一回後,我學會了三件事:
- 人生沒有偶然:每一個不經意的選擇,都將在未來某個時刻,產生系統性的影響。
- 預防重於治療:無論是健康還是財富,主動地管理與預防,遠比被動地治療與修補更為明智。
- 利己更要利他: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單一的勝利,而是與周遭世界的共好。
未來,我希望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持續追求健康與財富的平衡。同時,珍惜當下,服務社會,將這份幸福傳遞給更多人。這不僅僅是一場個人的重生,更是一份將個人經驗,化為社會貢獻的承諾。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