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in' Farm】農業設施使用生產計畫書草案
一、設施名稱
- 「Beeing Farm-種籽教室」,融合「種籽」和「蜜蜂」意象,傳遞「永續農業」的核心價值。
- 用途:農作產銷設施>農業生產設施>育苗作業室
二、設置目的:
基於《SDG 2.5》目標,本設施致力於保育在地農業生物多樣性,推動永續農業的發展。具體目標包括:
(一)保育及推廣在地適應性強的植物群落:
選擇耐旱及抗病品種,推動本地種子資源的保存和再利用,減少氣候變遷、病蟲害等對農業的影響,以穩定雲林地區的農業生產,支持在地農民。
(二)營造「食物森林」的多層次生態體系:
透過種植根圈、攀爬、地被、草本、灌木、林下及樹冠層植物,構建多樣化的植物群落,提升農地的生態多樣性,並形成穩定的微氣候環境,推動農業土地的長期永續使用。
(三)結合食農教育,促進生態及食物來源認識:
開放農場成為食農教育基地,讓學子及社區成員參與種植、育苗、採收及簡單烹飪,認識當地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增進對生物多樣性及環境保護的理解,並提升本地農業價值與民眾參與度。
三、生產計畫:
(一)作物種類
將種植多層次的植物群落,營造「食物森林」的多樣化結構,以便進行食農教育體驗。
根圈植物:
- 地瓜、蘿蔔、胡蘿蔔等:根系深入土壤,耐旱性高,且適合挖掘體驗,適合學子了解根部作物的生長方式。
攀爬植物
- 絲瓜、苦瓜等:適合搭建棚架種植,生長快速、收成簡便,讓學子觀察植物的攀爬生長。
地被植物
- 蕹菜、地瓜葉等:耐陰、易生長,能快速覆蓋地面,防止水土流失,且提供葉菜收成。
草本植物
- 萵苣、油菜等:成長快速,適合多次收成,為教育活動中提供鮮綠的葉菜體驗。
灌木
- 火龍果、印度櫻桃、檸檬等:適合海邊沙地且耐風沙,可持續提供果實,提升食農教育的果樹種類。
林下植物
- 薑黃、香菇(菇類栽培)笒:適合在林下陰涼處生長,為孩子們展示不同層次的食物來源。
樹冠層
- 龍眼、芒果等:高大耐風沙,提供遮陰效果,形成穩定的微氣候環境,提升整體的食物森林結構。
(二)年產量及產值:(依預估收成量及市場需求計算)
生產規模:
全區總面積1,235.0平方公尺,其中約1/3為育苗作業區、2/3為耕地區,採分區栽培方式。
年產量:
- 根圈作物(地瓜、蘿蔔等):每年約500公斤,產值約8萬元。
- 攀爬植物(絲瓜、苦瓜等):每年約300公斤,產值約5萬元。
- 葉菜及草本植物:每年約800公斤,產值約12萬元。
- 灌木及果樹(火龍果、印度櫻桃等):每年約400公斤,產值約10萬元。
- 年產值合計約35萬元
設施完工後作物栽培始期及全區量產日期
- 栽培始期:設施完工後第一年春季(約3月),啟動各層次植物的育苗及栽培。
- 量產日期:設施完工後的第二年春季開始進入穩定量產。
生產週期(包含繁殖、種(移)植、採收、休養等作物栽培之期程)
- 根圈植物:每年4月至7月播種,6至8月收成,秋冬休耕。
- 攀爬植物:每年4月至10月種植,8月至10月收成。
- 地被植物:全年生長,視需收成,每次採收後短期休養。
- 草本植物:萵苣及油菜全年生長,隨時播種並依需採收。
- 灌木和果樹:火龍果、印度櫻桃全年生長,依成熟期收成。
- 林下植物及樹冠層:全年穩定生長,形成食物森林的基礎。
(三)用途及行銷通路:
用途:
- 提供食農教育課程,讓學子親身體驗種植、採收及品嚐本地農作物。
- 將葉菜、根菜及果實應用於現場料理,結合食物森林理念進行課程設計。
行銷通路:
- 當地市場直銷及體驗銷售,亦可合作餐廳供應特色農作物。
- 開展線上訂購,推出家庭或學校教育包,鼓勵在家種植。
四、興建設施之基地地號及興建面積:
- 地號:○○鄉○○段○○○○小段○○○○號
- 面積:1,235.0 平方公尺
- 樓地板面積限制:設施總面積符合法令要求,不超過2,500平方公尺。
五、現耕農業用地及經營概況:
- 當前狀態:休耕,地塊上少量荒草,土壤條件適中。
- 預期措施:重新開墾與整地,提供符合育苗需求的土壤環境。
六、現有農機具名稱及數量:
目前農具皆為豬舍原有器材,未來擬購入:
- 小型耕耘機:1 台
- 手推車:2 輛
- 小型噴灌設備:1 套
七、設施建造方式:
基於目前農地配置,約1/3為原豬舍、2/3為耕地。設施建造分為以下幾個區域,旨在最大化土地利用率並實現種苗繁殖、食農教育及生態保育的多功能目標:
(一)育苗作業區:(原豬舍改建,約1/3區域)
- 區域劃分:將原豬舍區域分隔為管理區、育苗作業區、土方堆置區、種子冷藏區及器材儲放區,符合育苗作業室的基本需求。
- 設備與設施:增設通風與溫控設備,配置育苗架、作業台及自然光源,並使用透明隔間區分不同種類的種苗,以避免交叉污染。
- 教育展示區:設立小型展示區,展示在地作物的生長週期及種苗保存方式,提供參觀學習的機會,兼具教育功能。
(二)耕地區(2/3區域)
多樣化作物種植:
根據「食物森林」理念,選擇多層次植物群落栽培,包括根圈植物(如地瓜、蘿蔔)、攀爬植物(如絲瓜、苦瓜)、地被植物(如蕹菜、地瓜葉)、草本植物(如萵苣、油菜)、灌木(如火龍果、印度櫻桃)、林下植物(如薑黃、香菇)、及樹冠層(如龍眼、芒果),以提供豐富的教育體驗及多樣化收成。
食農教育體驗區:
規劃特定區域作為體驗場地,讓參加者進行種植、移植和採收等活動,並安排輪作計畫,以提升土壤肥力及教育效果。
生態栽培展示區:
選擇適應性強的台灣原生樹木(如青剛櫟、刺葉桂櫻),建立生態展示區,向參觀者宣導生物多樣性與環境保護的關聯性,同時美化農地。
(三)運營與訪客動線設計:
- 入口及停車區:規劃入口和停車區,方便訪客接待,並優化訪客流量管理。
- 參觀動線:設計合理的參觀路線,從育苗區出發,經過耕地區和食農教育體驗區,讓參觀者依次了解種苗繁殖、耕作體驗及生態保護的理念。
- 綠廊道設置:在耕地區和育苗區之間設立綠廊,提供遮蔭和小憩空間,提升參觀體驗,並使環境更為宜人舒適。
(四)永續發展:
本計畫將秉持永續發展的理念,透過資源循環利用、生態保育、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八、引用水之來源及廢、污水處理計畫
(一) 用水來源及用水量
引用水來源:
利用臨近農田灌溉系統的地下水管線,設置儲水槽以確保穩定供水,並安裝流量監控系統,以確保水量符合生產需求及教育活動使用。
用水量:
每日用水量估計為2 CMD(每日立方公尺),其中:
- 育苗作業區:日常灌溉、清潔及管理用水約需1 CMD。
- 耕地區:灌溉根圈、地被及攀爬植物等作物,常態用水量約1 CMD,於高需水期(如3月至6月的番茄、地瓜種植期)增加至1.5 CMD。
(二) 廢、污水處理計畫
廢水處理:
設置沉澱池進行初步過濾處理,沉澱育苗室及耕地清洗過程產生的泥沙及有機物雜質。淨化後的廢水排放達到農地排放標準,確保不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污水回收及再利用:
考慮建立簡易水循環系統,回收沉澱處理後的廢水,主要用於灌溉綠肥植物,以最大化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實現資源再利用。
污水排放標準:
所有廢水排放嚴格符合農地用水標準,不會對周邊農田及自然環境造成污染風險。
九、對周邊農業環境之影響:
使用無害化生產材料,避免化學污染,並積極管理農業廢棄物,確保不影響鄰近農地作物的生長。
十、農業事業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計畫:
(一)廢棄物再利用:
將育苗廢棄物分解製作堆肥,返還田地以改良土壤結構和肥力。
(二)循環利用:
依據智慧農業技術,優化廢棄物再利用計畫,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環境負荷。
留言